御炎 作品

第七十三章 阮文岳,我一定不会放过他


 一阵混乱过后,西山军队损失越来越大,却始终不能与人数不占优势的兰芳军抗衡。

 兰芳军士兵举着刺刀就是突刺突刺突刺,不停的突刺,大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架势,区区三百人,把西山军杀得遍地尸体。

 而督战队那边为了让士兵全都去和兰芳军肉搏,那也是手起刀落割人头,把中间的西山兵杀得完全崩溃,连军官都不能幸免。

 不过兰芳士兵终究人数少,在越来越多的西山兵选择向他们这边冲过来的时候,他们面临的压力也开始变大,伤亡同步出现。

 有的兰芳军士兵被西山兵死死抱住,身后一个西山兵举着刀就砍了过来。

 有的兰芳军士兵这边刺死一个西山兵,那边就被另一个西山兵一脚踢翻,还没爬起来,就被他扑上来一阵撕咬。

 哪怕是作为指挥官的聂方良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被两個西山兵围攻,挑翻了一个,另一个居然举起手弩要射他,要不是一个部下飞身扑过来挡了一箭,聂方良还真就无法继续指挥了。

 刺死那个西山兵之后,聂方良赶快查看那个为他挡箭的部下的伤势。

 然而这一箭射进了他的胸口,他已经死了。

 聂方良顿感痛苦万分,大吼一声,红着眼睛挺着刺刀就冲向一个西山军的军官,一个弓步突刺捅穿了他的身体,继而大开杀戒,连着挑翻了三个西山兵。

 可他们终究人少,在西山军的督战队也加入进肉搏战之后,兰芳军渐渐落入了下风。

 聂方良眼看着情况不妙,正打算深吸一口气进行决死突击,结果不知哪里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随后聂方良就看到渐渐围过来的西山兵停止了进攻的趋势,重新变得混乱了起来。

 赵学宁带着援军赶来了。

 肉搏战的关键时刻,赵学宁带着援军以强行军的方式赶到了。

 多年艰苦训练和充足的营养锻炼出来的坚强体魄在这一刻派上了用场,强行军之后,已然是强弩之末的兰芳军援兵还是有做最后一战的决心和最后的力量。

 赵学宁身先士卒,带着士兵冲击西山军,势如猛虎下山,一发不可收拾。

 西山军没料到这里居然还有一支军队来攻击他们,侧翼瞬间崩溃,兰芳军在赵学宁的率领下直接捣毁了他们的炮兵阵地,赵学宁更是一枪托把惊慌失措的阮齐打翻在地,一个突刺结果了他的性命。

 看到援军抵达,聂方良大喜过望,所部兰芳士兵奋起余勇,响应赵学宁,两支军队前后夹击,失去指挥的西山军全面崩溃。

 随后,另外两个方位的西山兵也被相继击溃,阮齐所部五千军队遂全军覆没,兰芳军在赵学宁的带领下缴获了大量物资,并且解救了一万多名被阮齐抓住的华人平民。

 加在一起,这一战兰芳军队解救了一万八千多名华人平民,顺带着缴获了大量物资,收获颇丰。

 不过付出的代价也并不小,仅仅是战死,就有一百七十一名士兵战死,聂方良所部为了保护平民,竭尽了全力,赵学宁见到聂方良的时候,他已经躺在地上睡着了。

 太累了。

 他和他部下的士兵们都太累了。

 赵学宁没有打扰他的睡眠,下令全军就地休息,他则作为兰芳共和国大总统,对被解救的一万八千多名华人平民进行慰问、安抚,和他们讲明白当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学宁找来了一些在平民之中比较有威望和德行的人,召集他们一起说事,并且讲明白会带着他们一起去兰芳的想法。

 让赵学宁感到高兴的是,当他说起兰芳和自己的名字的时候,这些华人平民都表示他们听说过,说这两个名字如雷贯耳,最近几年经常有人提起。

 还有不少人知道兰芳是一个建立在婆罗洲上的国家,更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人知道兰芳之前和尼德兰打的那场仗,对于兰芳取得很多军事胜利的事情感到佩服。

 虽然这年头华夏大地上还没有普遍的民族意识,但是身在海外,一个华人取得了如此丰功伟绩,成为了大总统——虽然不知道大总统是什么,但是一听就是很大的官。

 如此,赵学宁还是很容易在华人圈子里获得一些名声的,一如曾经开创基业成为国王的郑信。

 对于赵学宁帮助他们活命的事情,他们表示非常感激,好几个人、甚至有花白胡子的老人都愿意给赵学宁下跪磕头,感谢活命之恩。

 对于赵学宁提出带他们去兰芳生活的事情,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同意。

 家园残破到了这个地步,还那么危险,去兰芳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还有一些老者显然对这块土地有了故土之情,祖上好几代人都生活在这里,筚路蓝缕创建基业,很是不容易,几代人的坟墓也都在这里,实在是有些舍不得。

 对于他们,赵学宁也是耐心劝导。

 “这里现在是战地,虽然一时安全,但是并不是长久的安全,我在这里消灭了很多西山贼兵,西山贼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还会派人来,但我不能长久待在这

里,我这一次出击,也只带来三千人。

 如果我走了,你们留在这里,谁保护你们?阮福映吗?他自身难保,跑得比兔子都快,还能指望他吗?其他武装也基本上都被击败了,你们留下来,只是砧板上的鱼肉罢了。

 兰芳虽然有些远,但是安全,我创立兰芳基业已经好几年了,在那里有不错的城市,也有很多土地,你们想要土地耕种的话,我会给你们分配土地,给你们房屋和农具,帮助伱们定居,这样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