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杨 作品

第58章 农村合作社(第2页)

 张三川像是一个小学生一般,拿出本子快速将陈少平的话记录了下来。

 “农村合作社的形式,的确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咱们做大做强,既然是合作社形式,不妨放开手脚,朝着一千亩承包地发展!”

 张三川和陈少平计划好了,张三川回到了村里,首先就打电话叫了钟山美和陈少安,他简单将陈少平的意思说明了,然后分工合作,张三川找到了村委会主任商量,很快以个人名义创办了合作社。

 村民自愿入社,按照自己土地大小签订合同,按照合作社要求自耕自地,种植果树。

 同时,对于不愿意入社的村民,也不是不管不顾,而是合作社出钱,承包他们的土地种植果树。

 张三川所在的普枫村是一个落后的靠山小村,人们读合作社认识不够,不太愿意加入合作社,都愿意将山地承包给张三川,达到旱涝保收的目的。

 三天下来,合作社只有七户村民加入,其余大部分还是选择出租土地。

 于是,张三川以800元一亩的价格,承包了普枫村东头一处叫芮官山的山地120亩,其中还有将近200亩的土地,在村民手中,他们依旧持观望的态度。

 按照同样的方式,张三川在陈少平家所在的四维村也成立了农村合作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陈少平在县城当了官的缘故,这里的村民对合作社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家纷纷踊跃加入合作社。

 同样是三天时间,四维村合作社直接吸收了农户126户,签订合同的山地达到了三百多亩。

 十天后,县政府文件发送到了松官镇镇政府

,果然是大力推广农业合作社,以的签订合同农户合作的方式进行果园种植。

 张俊明和李国栋立即召集全镇村委会主任开会,大力推广“农业合作社果园种植项目”。

 在此期间,农业局副局长老孙还亲自下来指导,陈少平也多次与张俊明电话沟通,探讨“农业合作社果园种植项目”推动的进程。并且专门请法院工作人员到乡镇,对村民进行合同法的宣传教育,让村民明白与农村合作社签订合同的法律效益。

 果园种植经济就在松官镇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下去。

 县长李易祥多次召开政府会议,公开表态对松官镇果园种植经济新模式的支持,并且前后三次到松官镇果园经济种植现场进行指导工作。

 张三川名下签订了合同承包土地的合同达到了五百亩,合作社名下签订土地合同有七百多亩,应该超过了陈少平当初设想的一千亩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