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页)

 这个研发的时间不好控,也许一年,也许十年,但这个方向绝对是正确的。

 无论是对建奴,还是对暹罗、缅甸,亦或是重开海禁,加入世界的大航海,火器都是必须的。

 在自己地盘横没啥意思,真正的是让周边国家惊惧,大明才是天朝。

 所以火器必须要加速研究,甚至放在踏平建奴之上。

 想到这里,崇祯猛然睁开眼睛。

 “大伴,让李若涟派人去通知毕懋康、孙元化、徐光启三人即刻进京。”

 “皇爷要研制火器?”

 王承恩浑身一震,下意识的就说了出来。

 对于王承恩的反应,崇祯也是有些意外,好奇的问道:“你知道这三人?”

 王承恩低声道:“皇爷,奴婢知道。”

 自崇祯登基以后,他作为崇祯的贴身中官,特别是被方正化点醒后,对大明朝的四品以上官员的履历虽不敢说都清楚,但至少能知道这些人的一些大事迹。

 “皇爷,这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火器有很深的研究。

 特别是孙元化,听说在宁远大战中,他在宁远城布置了11门大炮,将努尔哈赤轰成重伤,然后病死了,

 可以说宁远大捷,孙元化功不可没,事实也证明筑台制炮是抗建奴最佳方略,

 可惜被魏忠贤给弄的辞官回乡了,真是可惜。”

 “这么说,你是觉得火器大有可为了?”

 “是的,奴婢以为大有可为。”

 王承恩沉思了一下:“皇爷,火器的威力毫无质疑,杀伤力远大于刀箭,远距离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