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一夜无话,第二天的崇祯到了皇极殿,众臣行礼。

 “诸位爱卿,今日所奏之人全部提交内阁处理,朕今日有要事处理!”

 看着有些错愕的众人,崇祯朝着王承恩看了一眼,王承恩走到平台边缘,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陛下有旨,传宋应星、陈经纶、陈川桂觐见!”

 “草民宋应星!”

 “陈经纶!”

 “陈川桂!”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三人进入皇极殿后立刻跪了下来,满朝身着青缘赤罗裳的文武大臣相比,三人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略显寒酸,很是突兀。

 “朕安,起来说话!”

 看着群臣满是不解和疑惑的眼神,崇祯站了起来。

 “孙爱卿,朕问你,我大明国土几何?田地多少?百姓能否吃饱穿暖?”

 孙承宗立刻出班:“陛下,大明国土400万平方公里,有良田850万顷,至于百姓……北方和西北、西南地区土地略显贫瘠,且因为地形问题,耕地少,百姓勉强能糊口,

 南方地区气候好,雨水充足,倒是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对于这些数字,作为曾经的帝师,两朝的首辅,他自然是很清楚的。

 皇帝既然问,那就是要听真话的。

 对于孙承宗的回答,崇祯只是点了点头,又看向户部尚书郭允厚。

 “郭爱卿,朕问你,假如未来有天灾,有超过一千万百姓受灾,持续一年,朝廷该怎么处理?”

 “该……”

 郭允厚出班后,张了张嘴,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一千万百姓,按照一天半斤粮食,一天就需要五百万斤,一年就需要1200万石,而大明一年的田赋才2300-2600万石。

 这还只是考虑需要的粮食,再考虑运输的需要和折损,那就还要加上三成。

 赈灾固然可以,但大明的两百多万军队怎么养活?

 民间倒不是没有粮食,大明良田850万顷,每亩按两石半算,每年能产出21.25亿石,大明不足两亿百姓,足够养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