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第2页)

 “诸位爱卿,过完年就是崇祯元年,朕想在二月二龙抬头开武科,可有异议?”

 此言一出,群臣再次愣住了,武科多么陌生而又熟悉的词。

 武科太祖时就有,但一直到成化年间太监王直的建议才定下了制度,设定武乡、会试两级比试。

 但大明从太祖时定下的规矩,军事职位多半由世荫承袭,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来的,武举选将只是个补充形式。

 所以每三年一次的武科举就成了一个过场,朝臣也都是应付一下,武举出人不多。

 所以,他们乍一听皇帝要开武科才有些出神。

 群臣沉默了一会儿后,吏部尚书周应秋出班:“陛下,按照武科三年一开,明年刚好是开武科的时间,开武科臣是赞同的,但是不是缓上几年?

 臣反对理由有三,第一,大量武举候缺待职,往往旧科还未推尽,新科已开始,万历八年到天启五年,共开武科16次,

 臣这段时间清查了吏部过往,武举候缺待职者已经高达五百余人,仅万历八年执籍待推者就达一百八十余人,

 其二、按要求武科之人必须要在北京待命,以候补的那点俸禄,在北京城的负担很严重,根本就无法正常生活,

 其三、武科本为取将,但现在是只选不用,武科就失去了设立的意义,

 武科谒选者往待推一二十年,这会极大的打击欲走武科路线的人,

 现在的情况是每次武科参加人数都是一次不如一次,臣怕长次以往,以后就没有人参加武科了,臣恳请陛下三思,缓后几年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