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第2页)

 要么进攻大明劫掠一番补充所需,要么继续西迁。

 可西边就是鄂尔多斯和退走的土默特等部,肯定会遭到顽强抵抗。

 无法持久作战又面对追击,那就只能挑软柿子的大明进攻了。

 可他们已经料敌先机,做了一番准备,不求打赢,只要拖住林丹汗,等着建奴大军追上来就行了。

 林丹汗要么和大明联合,要么被建奴打残了再投降,因为建奴不敢接受一个黄金家族王系的大汗,那可是颗定时炸弹。

 面对两难,只要林丹汗还有些骨气,那就会主动和大明联合共同抗击建奴。

 大明只要给林丹汗一些支持,两方就能火拼起来。

 建奴久攻林丹汗不下,大军又无法长时间在草原停留,

 关宁防线又突不破,那就只能绕道蒙古,从喜峰口进入大明境内,直逼北京城。

 而他在那条路线上早就秘密布置了伏兵,只要敢入关,他就关门打狗。

 这是在大明骑兵和野战军战力起来之前,唯一能削弱建奴实力的一次机会了。

 哪怕是他造一千门红夷大炮送到宁远城,没有骑兵掩护,红夷大炮也只能守城无法野战。

 可以说,从他穿越过来开始,一切的布局,就是逼皇太极和建奴重走历史上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的路线。

 包括他巡视西北,以及接下来搞八大晋商,都是计划中的一环。

 蒙古其他诸部与建奴比起来,那都是小儿科。

 不将建奴给打的几年内缓不过来,那崇祯五年后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大灾并起,

 再加上辽东,他就算是天大的能力,大明都要完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