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第2页)

 “臣同意胡大人的观点,现在大明国力恢复,日渐昌盛,但几百年后呢?

 臣说句大不敬的话,若是再出现去年建奴绕道攻击蓟镇,或者有人反叛等等,朝廷还能撤到南京或者储君到南京,

 凭借长江天险和南京的部院,如南宋一样,依据南方半壁江山,积蓄实力以待反攻。”

 “是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想必当年成祖和以后的历代皇帝都是出于这种考虑吧,请陛下三思。”

 ……

 吏部给事中的出声后,像是触发了某种信号,群臣从政治、文化、经济与赋税、地理位置、朝廷根本等等角度开始反驳。

 崇祯面色平淡,但心里却是冷笑着。

 他承认群臣反驳的理由都是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最后的底蕴这一条,但那是在成祖削藩之前,削藩之后这条就已经不适用了。

 仔细研究朱元璋将自己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的区域时,就能发现南方数省是没有藩王存在的。

 而且都是分布在长城、黄河和长江三道天险周边的,这些藩王各个都有军权,如果蒙古诸部要打过来,这些藩王就是现成的前线将领,

 异族也只能一道防线一道防线的攻破,然后才能兵指南京。

 可惜建文削藩、成祖削藩,削了藩王手中的兵权,让他们只能呆在府内,进而直接导致三道防线全部破碎。

 所以,此刻南京再作为备用首都,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如果长城防线破了,防守黄河和长江就是个笑话。

 他不知道太祖的这些战略历代皇帝是否知晓,也不知道现在的群臣是否知晓,但他知道这些大臣谏言反驳裁撤,至少八成是为了自己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