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7章

 就是传达一种态度,敢闹事、敢搞些小动作,朝廷绝对会以雷霆手段镇压;

 第二步,有了朝廷的震慑之后,扶持一些胥吏,从隔壁县互调,分化当地胥吏的力量;

 第三步,朝廷派遣官员下乡,就当是为官之前的历练了,扎根乡里,知道百姓的想法,以后主政一方才能做出贴合百姓的政令,而非拍脑袋决定。

 其实……也不一定是官员,南北两雍的贡生那么多,派一些下去还是可以的,免得他们眼高手低。”

 听着李邦华的话,崇祯眼睛一亮,眼中满是满意之色。

 和他的设想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他准备的是改革科举,毕业的人都先从胥吏开始干,一步步的往上晋升。

 这种胥吏他本身就是官员,以后随时都能主政一方。

 当地士绅胆子就是再大,也绝对不敢打压这种胥吏,否则当地驻军就可以直接镇压了。

 县级衙役出面,那叫做恶势力,卫所驻军出动,那就是反叛势力。

 但改革科举,到第一批学生毕业,至少得三年以上的时间,李邦华这个方案倒是可行了。

 “诸位的意思呢?”

 “陛下,臣以为李监察使的条陈可行,虽然是乡绅,但本质还是普通百姓,还没有那个胆子敢明目张胆的和朝廷对着干。”

 “对,必要时,可以砍一些,让这些人的血来让他们认清楚自己。”

 “臣等附议!”

 听着众人齐声回应,崇祯看着吏部尚书房壮丽,冷声道:“房爱卿,李爱卿刚刚的条陈你应该听出了吧,百官封印前,做一份详细的条陈出来。

 先在各布政司选择一个地方试试水,看看反应后再调整,刑部、兵部配合。”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