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绘夏子熙 作品

第233章 道士下山(第2页)

 几个女恩客也跟着说:“可不嘛?上有老下有小,还要权衡夫妻之事,若是官家夫人还有小妾争宠,儿女财产一堆破事!可不是天天都有要求的事吗?”

 一个女恩客说:“若是这丁姑娘娘的大殿旁边有厢房,定是要有很多女子要来住的!”

 李凤沼笑着说:“我们道观都是男子多,倒是不太方便。”

 女恩客们也应和说:“是!”

 柳清言到药馆时,那妇女才因为针灸的作用渐渐醒来。

 大夫见是女道士,便恭敬的说:“她若是没有亲人在旁,可以留在药馆里,有专门的女医看着。”

 柳清言问:“她是病得很严重吗?”

 大夫说:“倒是不严重,但心事太重,怕是两个多月都没有正常饮食,人都瘦瘦脱相了。引起胃痉挛和肝颤,已经有些寒症之相,所以她才会晕倒,这心结不除,她怕是要一直这样自己折磨自己。”

 柳清言说:“不劳烦大夫,我有地方安置她,您开好药,我带回去让婢女煎。”

 大夫点点头,知道如今涿南观能提及婢女的除了那些借宿在涿南村的官家妇人,就是行宫,总是惹不起的,她们有学识,懂点医理,又有家丁。最近大夫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了,本来病说重了就容易得罪人,如今更可能是惹不起的人,还是保命要紧。

 柳清言问女子说:“我是涿南观的道姑——清言,你可记得自己的名字?”

 女子说:“啊!对,我去了涿南观,道姑您可要让丁姑娘娘显灵,救救我的孩子!”

 柳青言问:“是路上丢了吗?”

 女子摇头说:“我被丈夫赶出家门几年了,家中有两个孩子,我在外谋了生计但一开始只能带着一个。最近听说我丈夫前两年就娶了后妻,然后征兵走了,我便担心孩子回乡打听。听说一开始我丈夫是带着孩子的,后来娶妻了,孩子便给奶奶和姑妈照顾,总是哪怕打仗还有口饭吃。那后妻也生了孩子,我就想这孩子没人带,我就去将孩子接回来。可是通过旧识引荐,他们都不肯见我,孩子具体的位置我也不知道,怎么也找不找。但是就在前几日,官府找到我,告诉我孩子不见了,问我是不是带走了孩子,我打听才知道,奶奶年纪大了,我丈夫的军饷被后妻霸占,姑妈不愿意白养孩子,将孩子退给了他的后妻,那后妻对孩子非打即骂,不当人使唤,但几日邻居都不听见家里打骂孩子的动静,便报了官,衙役询问了才知道,孩子已经不见了几日了!”

 柳清言说:“算一卦,便知,你别着急,你再这样下去你都要走在孩子前面。放宽心。”

 女子却抽泣起来,然后拿出一张红纸递给柳清言说:“这是那孩子的八字。”

 柳清言没有马上开始算,只跟那妇女说:“能起来就跟我走,先安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