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看到郭蓉的窘境

古代改名字还挺普遍的,无需花销,也为防止百姓随意改名,需象征性收取5枚铜钱。

 三个闺女改名就是15文。

 他徒步来的,早食在家中吃的,午食是冷掉的馍馍,赚了点小钱,他便遵循就近原则,在隔壁摊位要了碗馄饨。

 小份馄饨8文,大份10文,没有虾皮没有紫菜,但馄饨皮是白面擀得薄薄的,肉也是纯肉,碗底还有一小勺猪油,撒上葱花,让赶路的人吃得很满足。

 尤其是天气冷,一口热汤,吃得人胃都暖呼呼的。

 郭盛安点的大份馄饨,就着最后一块冷馍,泡着热汤吃完了。

 吃完,肚皮都鼓了起来。

 老板又送了一碗热汤过来,询问:“小哥,我瞅你刚卖的东西里有簪子?还有没有?能便宜些不?”

 郭盛安看着那碗热面汤,不忙着喝,只道:“簪子?我卖成60文一支,可以算你便宜些。”

 “便宜多少?”

 “一文钱。”

 老板垮了脸色,垂头丧气了些,“也,也有些贵了。”

 郭盛安:“不贵,都是手艺货,而且我打的簪子没有样式重复的,即便你去买其他人家的簪子,也没我打得这般精致。刚才有个贵人就说了,买我的东西,买的不是材质,而是我这门手艺。”

 “哎,那算了。”

 郭盛安见他扭身要走,他道:“你这碗面汤……”

 “算我请小哥你了。”老板扯动唇角道。

 郭盛安想了想,又道:“这样吧老板,我再给你便宜些,五文。”

 老板摇了摇头,冲他笑着摆了摆手,又去做生意了。

 郭盛安没再牵强做成这单生意,喝完面汤就踏上归途。

 来时路过镇上,他便将医书归还了,回去天已黑,他找了唯一的客栈,住在通铺,给了三文钱便睡下。

 天亮后,他又去李大夫那里借了本医书,买了1刀素纸,花了一两银子。

 还是有钱的人好赚啊。

 掏钱的时候,郭盛安无声息地感慨。

 买了纸,他才往郭蓉所在的村子走去。

 郭蓉这会儿正和猎户打得火热,哥哥长哥哥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无偿修屋顶。

 以前还管用,可自从村里媒婆给张猎户说了门亲事,对方说什么都不肯松口了。还说要留着力气照顾自家媳妇儿……

 她心底骂娘,若不是家中没个男人,她犯得着嗲着嗓子?这男人还想摸她手,占她便宜!

 什么个东西!

 郭蓉冷了脸色,“行吧,张哥哥以后有娘子了,冬天冷了有嫂嫂添衣,回来晚了也有嫂嫂留门,是顾不上我们一家老小了。我都明白……呃。”

 她那故作卖弄的模样,在看到面容刚正紧皱眉头的大哥时,腿不禁发软!

 啊啊啊啊,妈呀。

 怎么叫大哥听到她用那语气说话?

 郭蓉咬着下唇,纠结大哥怎么看她,这一路上都不敢吭声。

 被郭蓉领着回到家,郭盛安瞧了瞧屋顶,道:“家中孩子们呢?”

 “这不是听说了大哥你的英勇神武,捞了不少鱼回家,让家里过了趟好年吗?我那婆母便领着他们去浅水的地方看看……大哥怎么有空上我这里来?我去给大哥倒碗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