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查明土方子的来历和去向(第2页)

 小柳氏留不得。

 娶妻当娶贤。

 娶回搅家精祸三代。

 小柳氏可以有孩子,但不能是刘家的孩子。

 像大周氏爱哭,但始终听当家做主的;小周氏大智若愚,相处知进退;他家月娘更别提。

 柳敏呢?

 偏信娘家土方子就算了,自己吃坏身子自己受这份罪没问题,偏偏她装疯卖傻,差点间接造成老刘自杀。

 这是万万不能忍的。

 郭盛安将毛驴停在刘家,快步去了柳敏娘家。

 因身怀内功,步伐自然比寻常人快许多。

 赶到柳敏娘家所在的村子,他没忙着跟只无头苍蝇般乱撞,而是寻找机会。

 什么样的机会?

 老人扎堆闲聊是机会,孩子玩耍是机会,同龄人随便做个什么事儿都是机会。

 只要他能顺着对方意,搭上话,一开始跟上对方节奏,后面便是他主导话题。

 譬如,老人喜欢扎堆闲聊,各种吹嘘自己年轻那会儿怎么怎么样,他便能凑上去,随意搭腔两句;再譬如,孩子们玩的东西本就不多,他扯几根干草,就能编成草蚂蚱,作为交换,从而打听到一些东西;再再譬如,同龄的男子在院子里忙活竹编手艺活儿,他能搭上话,甚至替他们上手,对方看活儿被他揽了,老实人都会不好意思,顺着他的话聊下来。

 准确来说,技多不压身,处处都是机会。是他选择机会,而不是机会得运气好才有。

 郭盛安最终选择村子里的孩子们。

 如今有在山上采蘑菇和野菜,村里溪流也有小孩捞小鱼小虾,他往溪流处走。

 随意捡了根不粗不细的长木棍,取出腰间的小刀,削尖了木棍头。

 原本是想编草蚂蚱的,但,似乎叉几条鱼更容易达成目的。

 “好像有人来了。”

 “这个男的好像不是我们村的。”

 “叔叔,你来干嘛的?”

 郭盛安那张黢黑的脸,回以淳朴的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显得人畜无害。

 他是来——

 给小可爱们加餐的。

 不会儿。

 郭盛安叉到几条鱼甩岸边。即便孩子们馋,也没人不知礼数地偷走。

 待他上岸,放下裤腿,道:“谁来告诉叔叔,最近哪家娘子生了孩子,叔叔就把鱼送给谁。”

 “我我我!我知道!x家的姐姐生了孩子!A家的儿媳生了个女儿……”

 待对方背完, 郭盛安又道:“哪户人家生的孩子有缺陷?”

 孩子们一片茫然。

 郭盛安皱眉,难道是他猜错了?又或者这个村的孩子不如临水村八卦?

 不可能。

 这个年纪的孩子最是熊,即便被家里管教得知礼数、早熟,也跳得厉害,时不时能撞上点村子里的秘辛。大人觉得孩子们什么都不懂,所以不会避讳,其实他们知道的八卦,要比想象中多得多。

 或许,他不该这么问。

 郭盛安再增加一条鱼的奖励,道:“哪家生了女婴?弃了女婴的?告诉叔叔后,这两条鱼就是他的了。”

 刚得了一条鱼奖励的熊孩子,跳跳脚,手举高高,“我知道我知道!有三家人生了女婴!埋在后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