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两只老狐狸对招

“草民粗俗,只对银两感兴趣,既然大人提了,请赏草民一百两白银即可。”

 他立刻端正态度,自称草民。举起一块石子掷湖底,试了试深浅。

 果然,眼前这只老狐狸面色一僵。

 老狐狸钓着饵料,牵引着他:“你可得考虑清楚了,要得这般少,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郭盛安惴惴不安,一副老实人得寸进尺的模样:“草民对医书也感兴趣,不如大人再赐几册珍本?”

 两人无言对视。

 烛光映在白墙之上,黑影粼粼,万籁俱寂。

 许久,两人才笑意浮上水面。

 “哈哈哈。”

 一切尽在不言中。

 县令有了种知己的感觉,尤其是对方白身,更能让他有一丝松弛。

 为什么?官帽在,最差也是翻脸,对方翻不过自己五指山。可也是官帽在,普通百姓畏惧他,官场之人虚与委蛇,唯有这位,有胆量,有魄力。

 “你啊你。”县令道明了来意:“我派人查过你。”

 不意外。

 毕竟这次拐卖一事闹得大。

 县令:“我发现一件有趣的事。”

 郭盛安缄默。

 县令也不急,品了下浓茶,才淡淡道:“去年年底,你遭遇生死后突然开窍,不仅是木匠手艺,你还有了功夫底子,对医术情有独钟。”

 “人死过一回,自然对行医感兴趣。自己学医的好处是以后不求人,能自救。”

 “好,这些暂且不谈。我还派人去查探过你的侄子,他每日都在做算学的功课,且那些题目超出了现时代范畴。”

 “范畴?大人可以告知草民,范畴是什么意思吗?”

 “你在衡仕书屋借到的算学书籍,上面概括的知识远远不及你布置给你侄子的那般全面,超纲了。”

 “那大人可否派人摘抄下来那份功课呢?”

 “有。”

 郭盛安便展开,详细与他解释起来。

 他布置给金宝的功课,都是基于齐王朝算学知识上的,有理有据地扩充到最基层罢了。往后要给金宝提高难度,还得从扩充的内容上升华。

 他早有思量,每一步走得皆是小心翼翼,有迹可循的,即便被人逮住不妥,那都是现时代东西的扩充、衍生罢了。

 县令听完他的扩充点,心中惊叹这人的思维,又联想到这次拐卖案侦破点在其怀中小丫头身上,指不准小丫头思维像这人更多些。

 女像父啊。

 烛火燃到一半,又进入针落有声的场面。

 “大人还有什么疑问吗?”

 “都说你记忆力超群,我知你还未买过四书五经,我背一段,你念一段?要一字不落。”

 郭盛安欲言又止。

 “怎么?”露馅儿了吧。

 郭盛安:“大人,我年幼时上过学堂。”

 郭盛安眨了眨眼,好似在告知他:你的人打听到的是最近几年我的动向,儿时我怎样没查清?

 “……那会儿你才多大,还记得这些?”

 “不若,我现下背一背?”

 “算了。”县令喝了口浓茶压惊,精神又清醒了许多,道:“我换个吧。我念一遍,你只需背下来即可。”

 “大人请。”

 “礼所以辨上下,法所以定民志。三王之时,制度大备……”[出自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黄裳对策]

 对方念完,剩余半炷蜡燃完,下人在换下室内每根蜡时,刘家墨也悄无声息将熟睡的曼儿抱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