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晚秋伤的影响

郭盛安绕开衡仕书屋,去了趟绣坊,将雪儿的绣帕换作银钱后,绣坊管事拉住他询问。

 “郭公子,衡仕书屋掌管找我问你,多久写好话本。”

 “……”催更催到这份儿上了?

 他特地绕过衡仕书屋,就是不想被催。

 一想到他做网络大神那几年,年年月月日日都被读者催更,编辑催稿……

 就,不太想活。

 郭盛安小声询问:“掌柜告诉你我写什么话本了?”

 “那倒没有,郭公子总不能写出《晚秋伤》那种女子文学之作来。”

 郭盛安眉梢微扬,不禁询问:“《晚秋伤》怎么了?”

 这是在齐王朝写话本来,第二次面对读者,他想听听读者对这个话本的评价。

 “郭公子连《晚秋伤》都没听过?”

 “我该听过吗?”

 “你也是写话本的,也该了解一下行情再着笔。”

 郭盛安故意:“不就是写穷酸书生和千金小姐的故事嘛……”

 “不是,这话本反其道而行之,将男女主身份对调了。”

 “这,这是好还是不好?”

 绣坊管事和郭盛安接触不多,但也听闻过这位的事迹,能与这人科普科普,显得自己知晓得多,有面儿,管事自然乐意。

 “郭公子有所不知,《晚秋伤》受众就是闺阁女子,在咱们镇上,乃至县里广为流传,我也去拜读过。其实说实话,我没读出其中奥义,不懂为何广为流传……”

 “那,争议很大?”

 “很大。虽然很受欢迎,但其本分为两派,一派受闺阁小姐喜爱,一派是书院学子,觉得此话本其中对话露骨,有违理论,尤其是其中诗词,不堪细读。”

 “哦。”

 反对那番声音,是他知晓,也是故意露拙的,不然第一次写话本惊为天人……

 经不起细查。

 他需韬光养晦。

 告别绣坊管事,郭盛安驾着驴车去了镇上。

 衙门当值时间,他先去会见蒋牢头。

 蒋牢头见到金宝还挺惊奇,“今日换个娃子带了?这么小。”

 金宝已清醒,这会儿还能蹦高高,“我不矮。”

 他也纳闷自己横着长,还没堂妹曼儿高。

 “哈哈哈哈。”两个大人哈哈直笑。

 气得金宝跟只河豚似的。

 郭盛安与蒋牢头去狱里喝了两杯。

 蒋牢头由衷地敬他:“没想到贤弟还有这份能耐,能自学成才成医。大人去郡地找来名医都对天成教受害者情况没辙……”

 “过奖过奖。”

 “贤弟,往后我家里若有病重,可否请你把把脉。”

 郭盛安爽朗道:“没问题,我与蒋大哥什么交情?不用你多说,到时尽管来临水村寻我。”

 聊着聊着,蒋牢头又说到郭盛祺一家。

 “那一家子还是那样,被我压着,出不了头。倒是贤弟,这次手头应该有不少闲钱了吧?有没有想过搬来县里住?”

 “哦?蒋大哥似乎希望我来县里?”

 “这是自然,大人……咳咳。”蒋牢头干咳两声,掐断关键,峰回路转,转了话头道:“搬来县里,咱也好有个照应不是。况且这一片我熟得很,与牙行那边打声招呼,定能按照你要求帮你寻到一处便宜又实在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