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酒肆分红

每年的兔毛收集了不少,都鞣制后由雪儿要么制成纶巾,亦或者缝在长靴内侧,在潮湿阴冷的冬季起到极佳的保暖效果。

 羊毛到时候可以做几件小衣穿里面,也是保暖的。

 不过,距离羊毛收集起来制成小衣,还远着呢。

 郭盛安这边已经在盘点名下的资产了。

 话本子由江太闲那边承担赋税,无需多考虑。

 老房子那边买的地都在最低赋税范围,他作为百姓,已经超过这个范畴了,生意人按照商税缴纳,齐王朝只收取2%的赋税,田税的话另算,但郭盛安千亩良田没有收益,都是供应猪和人吃的,还得具体问问怎么收。

 隔日,便去了趟县衙,找上蒋牢头。

 蒋牢头:“嘿,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

 良田没有产生收益,便不允收税,买时由牙行这边解决买卖良田时的赋税。

 郭盛安名下的豕牢还没卖出去一头猪,得明年再考虑赋税的问题。只酒肆和腌蛋摊子支起了摊子。

 不过……

 蒋牢头跟郭盛安小声道:“你合作那位王管家是个机灵的,荷包捂得鼓鼓的,但其实卖腌蛋走家串巷的,都是按亲戚的名义在走动……”

 郭盛安懂了,合理避税。

 所以,他只需要算出酒肆利润即可。

 郭盛安不管王管家的行为只管自己,道:“那他这样,朝廷追责下来,会不会影响到我?”

 蒋牢头瞥了眼他,“你看着也不像怕事之人啊。”

 郭盛安:“我这腌蛋生意就赚个小钱,他赚大钱还让我分担风险?又不是没别的钱可赚了,非要握着歪瓜裂枣担那份风险?那还不如出来单干。”

 “可以啊小伙子,悟性高啊。”蒋牢头敬了他一杯,“就喜欢按律令做事儿的。现在朝廷是不会严查,毕竟大肆鼓励百姓从商,发展经济呢。谁知道以后?还不是上头一句话的事。”

 “蒋大哥说的是。”

 又寒暄了两句,郭盛安才离开。

 去年能买卖的有1万斤皮粮酒和9千斤上乘高粱酒,卖出去5000斤皮粮酒和500斤上乘高粱酒。

 5000皮粮酒中有白酒、果子酒和药酒,白酒有3211斤,果子酒有143斤,药酒有1646斤。

 白酒40文/斤,果子酒80文/斤,按药酒100文/斤。皮粮酒一共有(白酒)+(果子酒)+(药酒)=文=304两480文。

 500斤上乘高粱酒是按10两银子一斤卖的。上乘高粱酒到账5000两银子。

 酒肆一共收入5304两480文,填补完酒肆的投资金,有二百两,就剩下5104两480文。

 还是富人的钱好赚啊。

 5104两480文*2%=102两90文,这便是应缴纳的赋税。

 剩下的钱5002两390文就能三家分红了。

 酒肆的酿制过程,老房子那边只出了力,并未有资金投入,郭盛安并未打算分他们太多。

 每家一成,他自己敛着那八成即可。

 5002两390文*80%=4001两912文。

 也就是说,老房子那边一家能分得五百两!

 夜里。

 郭盛全握着大哥递来银票的手开始打颤。

 不仅是他,爹娘和小周氏也差不多。

 本来在相如县买了座院子,两家家底就捉襟见肘了,没想到酒肆一年到头的分红有这么多!

 五百两啊。

 他们每个月做腌蛋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能赚到多少?一百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