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狗 作品

第279章 277.押错题(第2页)

 “我看得出来,你也不是说一定要在国外,对吧?”

 “还真是。”

 刘墨墨应了一声,眼里泛起了些许感慨:

 “尤其是今年过年,感觉特别深。爸妈岁数一年比一年大了……行吧。”

 忽然,她伸出了2根手指:

 “两亿现金的融资,他们自己成立投资公司来风投。开年之后,我陆陆续续的开启国内的业务。从小制作开始,行不行?”

 “行啊。”

 “管理权?”

 “还是你的。但得带他们,教他们。要是可以,这几天,我把他们喊来,咱们碰一碰,吃个饭,认识一下。”

 “君子一言?”

 看着她忽然伸过来的手,许鑫笑着搭了上去:

 “驷马难追!”

 ……

 能和刘墨墨谈的这么顺利,是许鑫始料未及的。

 但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手上这份资料的“不专业性”。

 首先,资料很薄,一共十一页纸。

 要知道……奥运会的开幕式计划报备时,可是整整一百多页。

 每一个环节的理念,创意内核,到人员调派,到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草图都有。

 虽然世博会的开幕式演出肯定不如奥运会,但就这几页纸……

 确定不是在闹着玩?

 当他捏着手里这份《世博会开幕式演出节目计划书》的文件,感受到了厚度后,下意识的

 可翻开了看到了内容后,才明白过来,这不是什么目录,而是真的。

 真的计划书就这么短……

 而了大概不到二十分钟,把这些节目翻看完之后,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想了想,抬起了头,看向了坐在对面的那个中年人。

 刘宽。

 很简单的名字。

 坐在那也没什么不怒自威的模样,甚至一点都看不出来他和张武导演是战友。

 甚至放到人群里也都不是很起眼。

 显得和和气气的。

 可同样,许鑫也只能看到这份和气……或者说和蔼。

 再也看不出任何其他情绪了。

 而见他抬头,刘宽便和气的问道:

 “小许,你觉得这份计划书里的节目怎么样?”

 “……”

 许鑫又合上了计划书。

 这上面一没署名,没有具体制定方案人的名字,二没有什么团队名字。

 甚至都没有那种“开幕式导演组”之类的字样。

 就这么干干净净的一份计划书。

 所以无从得知是出自谁人之手,可是……

 要是实话实说的话,从他的专业角度来看,这计划书很业余。

 也不能说是业余。

 或者说的更多一些,和奥运会比,它有些“不入流”。

 太草率了。

 节目内核就是很简单的“国际化”。

 分两个核心,一个核心是庆祝世博会的歌舞表演。而另一个则是一些国际明星的歌舞表演。

 不提每一个节目细化的节目内核、寓意、表达。

 就单单从整个大框架来定义,这就是一场很单纯的文艺演出。

 甚至许鑫看不到什么很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想了想,他说道:

 “刘叔叔……”

 这是刘墨墨介绍时,刘宽自己让许鑫称呼的。

 “我觉得……比起赋予一场演出什么样的意义而言,我们借助演出来向参加世博会的人表达什么,反倒更重要一些。”

 他的措辞尽量委婉,不去踩高捧低。

 说出了这句话。

 刘宽微微点头:

 “嗯,然后呢?”

 他并没有对此发表什么意见,只是继续聆听:

 “没事,直接说你的想法。这是私下讨论……奥运会的事情我们都有所耳闻,能办出来这么高标准,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都满意的盛事。作为导演组核心成员之一的你,我可是抱着很高的期待的。”

 “……”

 听到这话,许鑫想了想后,问道:

 “刘叔叔,我想问一下……咱们世博会的开幕式总共时长在多久?其中的时间又是怎么分配的?因为……”

 他指了指自己手里的这份资料说道:

 “我估算了一下,这些节目都排满,应该在一小时左右?作为一场大型演出来讲,会不会有些太简短了一些?”

 “实际上,总共的开幕式时间只有2个小时……看过05年的爱知世博会开幕式么?”

 “呃……没。”

 “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呢?”

 “……也没。”

 听到这话,刘宽愣了愣,有些意外。

 可一想到这个年轻人的岁数……也就释然了。

 别的不提。

 5年前,许鑫还只是一个不满20岁的孩子。

 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关注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虽然随着年代的发展而不尽相同,但心路历程总是有的。

 于是他便说道:

 “就最近几届世博会而言,每一届的开幕式时间其实都在2小时左右。而和奥运会相比不同的是,世博会的开幕式绝大部分时间,是由各国的领导发表讲话,以及紧扣主题的宣言占据了主导。

 比如说爱知世博会,是由政要讲话以及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马塔伊”宣读了人类呼唤和平的声明,以及半个小时左右的歌舞表演时间完成。而德国则是以仪式和国宴为主,辅以多国文艺节目和焰火、激光、喷泉组成的多媒体表演为主。并且大型表演反倒是其次。”

 说到这,他摆摆手:

 “所以,这一次咱们留给文艺表演的时间也不多,一小时的时间肯定是不行的。我们也打算延续前几届的思路,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文艺汇演,在加上外界的烟火与灯光表演,全程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而剩下的半小时则要留给发表世博会开幕讲话的时间。”

 瞬间,许鑫的眉头皱了起来:

 “只有半小时?”

 “或许还能多一些,但肯定不超过50分钟。”

 “这……”

 许鑫眯起了眼睛,以奥运会的闭幕式为摹本,脑子里先摒除了一些需要时间来演绎的主题表达节目。

 书房内的气氛安静了大概五分钟左右,许鑫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这份计划书,说道:

 “那这份计划书里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不适合归拢到演出里了……我说下我的想法。就目前而言,我觉得演出其实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国际、一个是国内。国内的节目,我们来表达我们的美好祝愿。而国际的节目,是用来肯定和接纳我们的美好祝愿。一问一答,一诉求一接纳。这样来会比较合适一些。”

 听到这话,刘宽微微点头,但依旧看不清是认同还是否定许鑫。

 只是继续问道:

 “那你觉得这份计划书符合你的“要求”么?”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隐瞒的必要了。

 许鑫很干脆的摇了摇头:

 “它国际化的东西太多了。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比如我们的歌唱家和外国的歌唱家一起合唱,或者是国内外的歌舞表演者一起合作这种,是象征着文明融合。

 但……我们应该力求展现出来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这是

 要从根本上,在世博会的框架下,把我们独立出来。这种独立不是说特立独行,而是要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才对。但这里的这种融合,其实是削弱了这方面意义的。

 所以如果要我来选择,我会把两者抛开。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外国的,就是外国的。我们是包容、接受融合。但不是说一味的盲从,在没有表达清楚自己意愿时,就盲目的融合在一起,这种行为不恰当、也不妥帖、也不像是身为东道主的行为准则。

 而现在嘛……虽然具体的节目我没法评论,但……我们,和他们,要先独立分开,各自表达,最后在融合一处来进行点睛之笔的点题,应该是更合适世博会的文化背景的。”

 说完这段话,他点点头:

 “这是我的想法。”

 刘宽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了一种若有所思的模样。

 “也就是说,分三步?

 “是的。

 许鑫用力的点点头:

 “没必要搞那么多融合,也不要说是处处都觉得自己要与国际接轨或者干嘛的……我觉得这份计划书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它混淆……或者说没弄懂一个概念。

 我们这场演出,是作为东道主,这一届世博会的举办地出发。不是说我们主动融合去讨好谁,而是世博会,以我们提供的舞台,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大平台。

 东道主,要展现出来东道主的特色。从场馆、文化、内容上面,我们不能丢失这种特色,也不能一味的把自己的那些所谓的东西方文化不同的棱角给丢掉,选择盲从的与大家融为一体。世界的舞台之所以如此精彩,不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各自不同却精彩纷呈的思想么?

 所以……要是我来做,我会坚持走这样的路线。我要的,是你们来了解我。有误会,解开误会。有曲解,明细曲解。我们接纳你们,你们接纳我们,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命运……或者说期待,是相同的。

 应该是这样才对!

 而不是跟现在一样,处处是融合,处处是被动融入……虽然我知道,魔都本身就是一个国际文化融合的东方大都市,是一个我们对外展示的窗口。但就本质而言,展示的窗口,我们不是说让大家看看我们的窗户有多干净,而是应该让外人看到我们这个家有多好,多棒,这样才是留下窗口的目的。”

 “!”

 原本,在许鑫说前面的话语时,刘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可当许鑫的最后一段话,那关于“窗口”的话语说出来时,他的眼睛却瞬间亮了起来。

 显然……

 许鑫的话,与他的认知……或者是一些观点……

 不谋而合!

 不过,刘宽却并说什么,而是微微点头:

 “嗯,很独到的见解。小许,要是不介意的话,你今天的这些意见,我会等开年复工后,拿到会议上讨论一下。你意下如何?”

 许鑫心思一动……

 迟疑了大概一秒钟的功夫,笑着说道:

 “只要您别说是我说的就行。”

 听到这话,刘宽似乎一点都不意外,眼里反倒有些欣赏。

 但不表露,只是笑着点点头:

 “好。”

 在答应之后,他又好像很随意的说了一句:

 “不过也不用多想。现在还是筹备阶段,无论是节目还是人员,其实都不确定。有才之人踊跃参与、提出意见是对的。总不能辜负这次盛会,对不对?”

 “……”

 许鑫显示本能点头,接着眼里流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