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狗 作品

第848章 844有钱是罪,亦非罪(第2页)

 但更丧心病狂的是,不仅仅是这孩子卷,而是他们那一个小学都这么卷。

 按照杨蜜的说法,已经开始学初一的课程了。

 我和您举个例子您就懂了。我有个同学,一年级二年级那会儿,他家年年给老师送礼。那会儿他家做生意还可以,所以不差这点钱。老师对他就特别好。但三年级开始,他爸得病了,治病了好多钱,不送礼了之后,老师对他的态度一下子就不行了……

 10点半出头。

 “嗯。”

 他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这样,反正他最近挺焦虑的。

 许鑫的眉头已经拧到紧的不能再紧了。

 当时我家条件还不好,那些孩子也不知道是学舌还是怎么样,就说我是没爸妈的野种。”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我这同学犯了错误,老师把他叫到了讲台前,拿笔,在他左手写了一个“傻”,右手写了一个“子”。让他就这么高高举着,给全班同学看。当着我们班级的孩子的面,对他说:以后就喊你刘大傻子。”

 郭琪麟见状,直接点点头,根本没问什么事:

 只能叹息了一声:

 “这么说,你的童年过的很苦,是吧?”

 脑子里正思考孩子未来种种可能性的许鑫回过神来,抬头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郭琪麟,他愣了愣,这才点头:

 许鑫知道这俩称呼不是一个人。

 “也就是说,其实你哪怕学习好,依旧受到了老师的影响?”

 郭琪麟的脸上满是诚恳。

 “应该没什么问题……为什么说这个?”

 “哈哈~那可太好了,那我得饿几天等着这顿……”

 而是再次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许哥,其实有时候小孩子群体之间的事情,比您想象中的要残忍的多。”

 完全找不到方向那种。

 接着用有些尴尬的语气笑道:

 郭琪麟看着神思不属的许鑫,满眼的疑惑。

 意思是有天赋随便培养就能成才,没天赋干一辈子也出不来。

 孩子在幼儿园就是玩,搞什么双语?

 俩人一直谈不拢。

 “……”

 所以,郭琪麟的事情,他能共情到看着那些有“妈妈”的人,他羡慕。

 在说,俩孩子都走了,万一在国外有个什么危险咋办?

 学坏了咋办?

 他受不了。

 “……”

 接着露出了一抹很不自然的微笑:

 而经历之后……

 “你中午有空没?”

 “那我在和您说

 “那可太好了!”

 “下午有演出没?”

 “……”

 老狼更绝,直接一句“你做得了主?”就给许鑫怼回来了。

 只不过,他的原生家庭是离婚,而自己这则是丧偶。

 说到这,他忽然一顿……

 郭琪麟却笑了。

 有的说普通幼儿园就行,只要老师负责,饮食干净。

 “哈哈~”

 “行。”

 “六岁?”

 干嘛不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呢?

 ……

 “我倒没怎么受鄙视,我学习好嘛。不过后来,上五年级开始,我爸一下子就火了。我在老师眼里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了。就好像……什么事情他都和我倍儿客气,我成了同学们之中的对比对象。

 许鑫心说艺术本身靠的就是天赋。

 可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说道:

 “许哥……做演员……啊不对,演员好当吗?”

 “嗨,我再说下去成教育您了。不过,这就是我心里的想法。当然不一定对啊,您主要还是得和蜜姐商量。”

 郭琪麟话头一顿。

 “许哥。”

 至于老王……

 南门涮肉,到了。

 但确确实实是我身上真实发生的。

 其实许鑫也不是不明白好的教育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但问题是……啥叫好的教育?

 一个学校升学率高,学习氛围浓厚,是好的教育。

 但……我不说所有老师都这样,但我这个老师,其实有那么一点……高高在上。您想啊,人家是正规编制,燕京户口,我们这些孩子都是外地务工人员的家庭背景。当时不懂事还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想想,其实老师多多少少是有点瞧不起我们的意思的。

 郭琪麟赶紧摇头,笑眯眯的说道:

 彻底听明白了后,许鑫点点头:

 “也就是说,你其实赞同暖暖和阳阳上好学校,而不是一般的,对么?”

 俩人因为这些事情,始终处于一个争执的状态。

 还别说,有谦儿哥几分神韵。

 “然后呢?”

 他在人生的下一阶段,罕见的产生了一股迷茫。

 “后来?我上了初中。我爸有钱了,给我选的学校是21世纪国际中学。学费五万一年。我到了那之后……许哥,说实话,周围同学人家谁也不比你家差。知道我爸是郭德刚后,就没有了那种感觉……您知道我想表达什么了么?”

 幼儿园的报名也即将开始,俩人这问题还没谈拢。

 “许哥,您……怎么了?”

 “……为什么这么说?”

 杨蜜不乐意。

 郭琪麟一阵无语,再次重复道:

 “许哥,我才刚来。”

 我和我爷说我饿了,我爸就说:你想吃什么?我带你去。我说:我想吃汉堡。怹说:走,我带你去吃汉堡。

 经历了一遍这和自己的成长轨迹看似想同,却又截然相反的“一生”。

 对,没错,那个左手写傻,右手写子,被老师叫做刘大傻子的人,就是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再没给老师送过礼的我……那个被人问“你妈是不是去做鸡了”的人也是我。

 “大林,你练完了没?”

 只是把这孩子的经历,在脑子里,以“自己”的视角代入,去经历了一遍。

 许鑫爽朗一笑:

 “就当体验了呗。怎么样?试试?”

 许鑫一边开车,略微组织了下语言后,说道:

 他叹息了一声:

 “我俩最近因为孩子上学的事情老是闹别扭。就挺苦恼的……大林,你幼儿园上的是……普通的?还是那种贵族的?”

 在许鑫那逐渐泛起红血丝的眼神中,郭琪麟说道:

 “您瞧,他们可能未必知道这种话语是什么程度的侮辱。但这话却让我记了一辈子……您知道么,我爸见到我后,我俩其实相处的很尴尬。那会儿快中午了,我印象特别深,天特别冷。

 从来不让话撂地上。

 沃尔沃停稳。

 你瞅瞅,这都不是人话了。

 “呃……没,今天休息,我们黄金周还挺忙的。”

 但……从小到大,没人敢对许鑫这么说话过。

 学费一个月才七八百。

 “大林啊,练完了?”

 “嗯,那你去练吧。”

 杨蜜想的是让孩子找个条件好的幼儿园,比如最近几年声名鹊起的青苗国际幼儿园。

 “嗯。”

 杨蜜大伯,就是那位清华教授的侄女之一,杨蜜得喊姐的那位,今年孩子上小学三年级。

 ……

 倒不是说受欺负,只是……很奇怪。就所有人和你交往,都跟隔着一条分界线似的。

 唉。

 “您知道我为什么和您说这个么?”

 可这时,许鑫却说道:

 “说好当也容易,说难当,可能一辈子都入不得门。这行吧……其实很矛盾。吃天赋,又不吃天赋。说不要求学习成绩,但却又需要文化素养……矛盾的很。你要是感兴趣,我可以帮你在北影弄个证,你去旁听试试?”

 “呃……小饼呢?”

 还拿自己来举例说事。

 而就在这时……

 许鑫无言。

 “……”

 另一个学校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可能名校升学率堪忧,但却更多能启发孩子自身,多方面发展,同样也是好的教育。

 “啊?”

 “行,我这边不着急,你什么时候想来了,跟我一说,小事~……走,吃饭去。”

 至于暖暖和阳阳……

 他能做的,就只有一声长叹:

 “唉……大林,你受苦了啊。”

 最后点点头:

 许鑫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许鑫觉得儿子和闺女读完幼儿园,就上史家胡同小学,走公立,从小知疾苦,晓伦常,看的到上层,也看得到下层,不要做那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就很好。

 其实和这孩子混熟了之后,许鑫也发现了,他嘴有点碎。

 “嗯。你的建议是什么?”

 “两点。

 家门口就有个史家胡同精诚幼儿园,离家不远,天天接送还方便。

 郭琪麟下意识的来了句:

 他最特么不是东西。

 许鑫觉得国外的月亮并没有国内的圆。

 屁大点的孩子学高尔夫,搞什么沙龙社交?

 你确定这不是神经病?

 所以不仅仅是他俩的问题,更是许鑫自己的问题。

 离家不是很远,开车五公里多,建国门大街一路往东就是。学费一年十来万,属于贵族幼儿园范畴。

 许鑫的眼睛瞬间就瞪大了:

 “啥?!”

 也不算吵,只是俩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经常听的就是:你们看看人家郭琪麟怎么怎么样,人家比你们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人家还这么努力……他话是好话,但那时候大家也都开始懂事了。同学们对我的感觉一下子就变了味道。

 看着他的笑容。

 并且据说还报了一个奥数班。

 因为他在许家湾上的小学,和他一个班的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哪怕旁边的村子里的人,在那种长幼有序的文化熏陶下,也不敢胡乱来。

 郭琪麟愣了愣。

 欲说还休,罢罢罢。

 这章并非是“追忆童年”,主要是牵连起许鑫和大林的感情,以及后续的一些铺垫。大林这孩子敏感,我和他共鸣的地方其实就在于一些相同的经历。所以写不来烧饼那么直白的“哈哈哈”,而是选择了这样的写法,让许鑫如同带个小徒弟一样,把俩人的纽带建立起来。

 因为作者说要推书,所以写在这了,大家勿怪哈。)

 推书一本,群友写的,大家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