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玻璃新用途,魔道上门

“货车站,平时用来堆放各类物资,火车进站后,方便快速将物资运上火车。

 客车站,专门运载往返旅客,方便他们上下车,以及在车站内统一售票。

 后期维护,指的是铁轨,你们要经常派人巡逻,不能让铁轨出现问题,以及道路亮化工程,也是方便夜间巡逻。”

 林啸天和陆海涛嘴角直抽。

 又是亮化工程。

 这玩意单价不贵,但架不住量多。

 清河坊1号集聚地到临江城,最少需要2万块夜光石,相当于40万灵石。

 特马!

 卖矿赚来的钱还没捂热,又要没了!

 陈子墨帮人赚钱很厉害没错,但特娘的,花钱也贼快!

 林啸天敢发誓。

 他从小到大见到的灵石,还没跟陈子墨认识后,交易的灵石多。

 以前灵石都是几百上千计算,哪怕临江城税收,也是赚多少花多少,从来没有堆在一起过。

 现在动不动上万,上几十万。

 心脏小的人,还真承受不住!

 “陈兄,一次花这么多灵石,赚的回来吗?”林啸天觉得有点悬。

 代替马车能赚多少?

 他从未听说过哪个马车行,能赚几十万家产。

 怕不是有生之年,都未必赚回本吧?

 还没等陈子墨说话,陆海涛率先说道。

 “能,绝对能!如果按满载货物计算,火车代替马车之后,一趟能省下最少1000灵石。

 半个时辰跑一趟,如果按一天5趟计算,就是5000灵石,一个月可以省下15万灵石。

 当然,这是商队节省的数量。

 如果换成火车收益,收取商队原先一成费用,也就是1.5万灵石。

 商队成本减少九成,火车运输也能赚到钱,绝对称得上....”

 林啸天眼眸一亮,补充道,“双赢!”

 “没错,就是双赢!”陆海涛手掌一拍,哈哈大笑。

 陈子墨无语凝噎。

 自己用的双赢说法,现在都会了!

 “二位,饭要一口口吃,暂时先铺设通往临江城矿山道路,能否快速铺设其他道路,还要看铁矿供应量。

 还是那句话,铁矿有多少要多少。

 关于维护,我还要说两句,客车站必须建的够漂亮,够档次,要成为地标建筑。

 货车站场地必须要大,必须满足几列火车同时装货。

 铁轨维护,比如清河坊一号聚集地到临江城,临江城只需维护一半路程。

 以后会从其他城池再连接到临江城,同样维护一半路程,以此类推。

 主要为了减小范围。

 否则距离太远,万一发生意外,哪怕御剑飞行,都要飞好一会。”

 “明白!”两人都不笨,立刻明白陈子墨意思。

 之后,细节商讨。

 陈子墨利用上一世记忆,给了一些建议....

 .....

 前脚送走林啸天和陆海涛。

 沙志伟找上门。

 满脸委屈道,“坊主,如今玻璃产量过剩,没人买了,怎么办?”

 并非家家户户都愿意安装玻璃。

 相反,只有少部分家庭,将窗户改成玻璃。

 关键在于价格过高,普通家庭更愿意使用纸窗。

 陈子墨也明白,价格过高不能怪沙志伟。

 玻璃,毕竟属于新产品,出售还要包安装,人工费本身不便宜,再加上运输条件差,经常出现破碎。

 导致售卖价格偏高,一块玻璃1灵石。

 一扇窗户至少需要四块玻璃,一家换三扇窗户,相当于一个月工钱。

 如果像夜光石一样,很难损坏,一咬牙就买了。

 可惜玻璃易损,不小心踢飞一颗石子,撞在玻璃里上就废了,普通家庭哪里舍得?

 陈子墨脑海快速思考玻璃用处。

 短时间内升级到钢化玻璃,肯定不现实,需要一定技术积累,才可以渐渐优化产业。

 既然无法优化,那只能找开源的方法…

 工艺不能复杂。

 价格能让平民接受。

 运输方便。

 将几点归纳后,一样东西从记忆中翻出。

 罐头!

 “我之前,不是让你制作一些玻璃杯吗?”

 前阵子,为了提高清河大酒店用餐档次,陈子墨特地让玻璃厂制作了一批玻璃杯。

 这东西纯粹装逼用。

 哪怕淬体境修士稍微用点力,都能瞬间捏碎。

 算做奢侈品,需要时才会制作。

 “是的,如果坊主需要,随时可以生产。”

 陈子墨笑着摆手,“不,你可以生产一种特殊物品,叫玻璃罐头,专门用来盛放水果。”

 “用玻璃制作,岂不是很容易破碎?”沙志伟满头雾水。

 “碎肯定容易碎,你试着将玻璃加厚,这种东西只是用于保存水果,不需要什么透明度,外形差一点也没关系。”

 沙志伟点点头表示明白,“坊主,要放多少水果?”

 “按女子食量计算。”

 “水果很容易坏,直接卖就是了,干嘛用玻璃罐头?”

 “因为制作成罐头后,水果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且非常方便,想吃的时候打开即食。

 水果装进去前,将果盘削掉,果肉切成一片片放进去,罐头口,采用螺纹型,用铁盖封死。

 至于具体选哪些材料,你去钢铁厂找陈子敬,相信他会很高兴参与这件事。”

 陈子墨拓印了一份罐头资料,递给沙志伟。

 沙志伟接过后看了一眼。

 眉头微皱。

 里面从水果采摘到制作,介绍的非常详细,只要照着来,很快就能看见成品。

 但有一个问题。

 “坊主,根据您给的资料,罐头制作过程需要大量人工,可现在....清河坊已经招不到工人了,周围奴隶买卖也已停止。”

 的确。

 陈子墨疏忽了!

 罐头制作的确简单,但需要大量劳工。

 周围没有果园,水果需要进山采摘。

 后续清洗、切割、安装、运输都需要大量工人,恰好属于劳动型密集产业。

 对外喊道,“护一!”

 护一大步走入,“公子!”

 “购买奴隶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公子,3日范围内的奴隶全部售窟,更远的地方来回不方便,需要前去寻找吗?”

 陈子墨刚准备摇头。

 沙志伟插言道,“坊主,前两日海大富回来,说海边降温严重,导致大量人员无事可做,可以派大船过去拉些人来。”

 两人关系最好。

 每次海大富回来,都会找沙志伟喝两杯,顺便聊聊海中情况。

 啪----

 陈子墨一拍脑门。

 只想着内陆奴隶,如此简单的事,竟然没注意到。

 大清河沿线常年四季如春,突然降温,导致很多产业停滞,迫使失业率大增。

 估计,有不少人开始为吃饭而发愁!

 “护一,立刻调集所有空闲船只,前往海边拉人回来,告诉他们清河坊工资,并承诺包吃包住,每个月可以免费回家一趟。

 同时给造船厂下订单,我要50艘长50米的客船,长期往返大海,专门运送来往人员。”

 “是!”护一快步离开。

 “坊主,听海大富说海边闲置人员有很多,不做出一些限制,会不会导致人员太多?”沙志伟担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