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星辰 作品

第107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第2页)

 但此时,“南宫问弓”在南宫问道手里,威力100%的全开!

 “南宫问天弓”没有专用的佩箭,因为它可以吸纳四周元素力并且迅速转换、凝聚、强化为能量箭矢。

 世人如此称赞:“世上宝弓,南宫无双,一箭可寒十四州,百步穿杨如探囊,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翻身向天仰射动,一箭穿云!正坠双飞翼。

 ………………………………………

 这时,南宫问道处于固若金汤的“方圆场”中,随意拉弓轻射,随即箭若霹雳弦惊,风劲角弓鸣!

 箭矢所到之处,血流千里,尸骨无存……………

 血红的晚霞在渐渐消退,双方就这样死死对峙着,既没有任何一方撤退,也没有任何一关方倒下,就像两只猛虎的殊死对峙,谁也不能先行脱离战场。

 左边的兄弟右臂上中一支箭,却用不熟练的左手死命地砍着,面目狰狞;右边的兄弟杀红了眼,大声的吼叫,嘴角甚至流出血来。

 有些人卧倒在地上,把长枪放在马车的车轮中间开放,不时爆发出一阵清脆的,尸骨碾碎。

 有些人只觉眼前寒光一闪,却是又是一刀砍到,那一瞬间,那双凝望着天空的眼睛,终究是没有闭上。

 双方战士们一个个冲上去,挥舞大刀、横刺长枪浴血奋战,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就替上去,一个战士浑身划得稀烂,在倒下去的一刻,还高喊各自的口号,悲壮极了!

 风萧萧,衣襟猎猎,士兵们盔上的红缨早已翻飞,杆杆长枪早已捏得发抖,纵使只剩寥寥数骑,依旧冲锋陷阵不止。

 战争一直持续了半天时间,黄昏拂暮下尸草木积腥,血流平川不止,双方方才止戈,今日战平,皆竞相后撤。

 轩辕城本想身先士卒,亲自率军应敌,但遭到东方白强烈反对,毕竟东方白来这里的目的不仅仅是见证轩辕城能否改变预言,更重要的是保护轩辕城的安全,这同时也是东方老祖交代给她的重要任务。

 此刻,轩辕城立马于后军,远远地看着尸横遍野的草原,心中既有想提剑奋战的激情,又有忍不住想捂眼心痛的悲份。

 东方白侧身悬浮于轩辕城身旁,此刻她已经恢复原貌,感同身受地静观战场不语,她知道,战争的狂飙突进是一种瘾,强效而致命,因为战争就是毒品,持续时间越长,越是令人上瘾发指。

 战事已经结束,冬天的暮色中,冷气渐朔,红色衣甲的步兵骑兵已经退回谷地南坡,大纛旗上的“火”字尚依稀可见。

 北面的山头上黑蒙蒙一片,黑色旗甲的兵团整肃的排列在“柔蛮”字大纛旗下严阵以待,愤怒的望着南面的火军,随时准备再次冲杀。

 南面山头的晋军,也重新聚集成步骑两阵,同样愤怒的望着北面山头的柔蛮军,同样准备随时冲杀。

 鲜血的颜色在每个人眼前模糊,许多人死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是何等惨绝人寰啊!

 放眼望去,原先翠绿盎然的草原已是红色彼岸般的尸横遍野!地平线消失在尸体之后!恐惧攫紧了人们的心脏。

 夜间,南宫问道踢踢脚边的尸体向左右展望去,他拔起一具尸体上的战戟,奋力挥舞起来,在凌厉的月光照耀下,仿佛在用鲜血绘画一般,那颗盔甲下面的永远不曾低下的头颅,好像面旗帜,他苦笑着。

 柔蛮人也知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道理。

 所以,将很大一部分兵力投入南宫问道的“方圆阵”中心,为的就是先行斩杀行南宫问道,使火军群龙无首。

 但是在火军中将士的紧紧拥护,前仆后继的保护下,敌人的大刀始终靠近不了南宫问道分毫。

 南宫问道不知道,今日有多少人是自己而死,他虽身经百战,换做以前肯定不会在意,但如今已年事已高,连门前的凋落的残花败柳,都会忍不住生出莫名的伤感,何况这些死去的朝气蓬勃孩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哎,人老了,就是容易掉眼泪呀~”

 南宫问道持戟而立,随之可见的是他那粗糙得像松树皮一样的手,微微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