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谈判

算了死马当作活马医,李星群把顺序给理了理,强打着精神的说:“新兰姐我有办法可以改善百姓们的生活条件。”

 “大含糊了,是要怎么改变的?”

 “现在的百姓们往往因为家里贫穷的原因,得了病也不想去找大夫,全硬撑着,撑得过就能活,撑不过就得去死,除了请大夫的钱贵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有大夫的医术限制,我百草谷弟子,虽然游离四方,但毕竟不能常驻在那些地方,很多时候明明只是偶感风寒,但往往因为拖延,慢慢拖延成肺炎等病,如果,我是说如果!我有办法让百草谷大量生产一些药效可能没有那么对症,但确实有好处的药,那么这样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不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算,可是这是你和百草谷的事情,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新兰姐大夫都是看了病,自己去煎药,而现在药材使我们自己去做,那就需要很多人去做这件事情,那就需要很多人来做工,这样的话就能改善老百姓们的生活,这样就会有更多的老百姓能活下来,对公主您来说,人民增加了,国家富强了,这对于新兰姐来说是不是好事情?”

 “嗯,确实是这个道理,不过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结果来说这件事情确实对我有好处,但更多都是你们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步骤上来说和我完全没有关系。”

 李星群强行自我狡辩说:“呃,新兰姐不要着急,我说这个只是为了后面的话做铺垫。”

 “不用铺垫,直奔重点。”

 “我想和新兰姐你合开一处钱庄,这钱庄涉及的内容太广,除了新兰姐之外我想不到我现在能找到的人里面有谁能做这件事?”

 “就连庞籍都不行吗?”这个时候半躺在床上的赵新兰一下坐了起来,第一次展露自身作为公主的威严,直接称呼庞籍的名字。

 “不行,必须要有皇家的人参与。”

 “哦?那我有兴趣听听你这个钱庄具体是什么东西?”

 “钱庄通俗来说的话……”李星群再一次讲述了,后世银行的概念,不过对于李星群来说,从来没有接触正式银行业的他,也只是在存进取出的概念上,虽然后来茹梦多次修补,但还是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后面给李星群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当然这是后话。

 “不错,我要了。”

 “啊?”李星群没搞懂赵新兰的意思:“新兰姐你什么意思?”

 “我就说这个主意我要了,你退下吧。”

 “不是,啊,这样玩的吗?”

 “噗嗤,好了,我知道了,看在苏姐姐的面子上,我可以分你2成,多的绝无可能了。”

 李星群心里哀嚎的说:“这样黑的吗?”

 看到李星群郁闷的样子,赵新兰掩口而笑道:“下次留点心眼,虽然你的创意很不错,但是说出来的创意就不是你的创意了,我只需要怎么经营有没有你,都无所谓了,这一次算是给你一个教训了,下一次绝对不可以这样了,然后呢?”

 “嗯,这样还不够吗?”

 “我说了这是我的主意了,你懂本公主的意思吗,嗯!?”赵新兰再一次施展出公主的威严,李星群本想告诉赵新兰,这件事情经营需要柳珏这样的天才来经营,结果从中间就被截断了。

 而在赵新兰这边心说:这小子还不错,确实如苏南星说的那般,鬼点子极多,要说贡献这一次贡献也是够了,不过能从这小子身上拿到其他好处,为什么不多捞一点好处呢?

 李星群点了点头说:“新兰姐。”

 “现在谈公事,还是称呼我为公主。”赵新兰心里说:老叫的那么甜我很不好坑你。

 “公主殿下,我有很多可以改变民生的办法,但是草民才疏学浅,不能把那些办法改变出来,所以草民想要和公主联合,由公主代表朝廷去帮助我寻找出色的工匠出来,这样对大启的未来来说极有好处的。”

 “举个例子。”

 “公主您知道现在一户人累死累活最多能耕多少地?”

 “这我有所听闻,百亩土地,这又如何呢?”大启朝的亩的单位和后世的亩不一样,现在的1亩等于大启朝的0.783亩的土地,所以百亩约等于7.80亩的土地。

 “如果我有办法可以让一户人家耕种2、300亩土地,那又如何?”

 “那就能开垦更多的土地出来,产出更多的粮食,但是我凭什么相信你。”

 “这个我确实没有办法证明,但还是请求公主您能相信草民。”

 “我听苏南星说过,说你说的远在海外还有一种食物,营养价值非常丰富,不仅如此,产量也是非常巨大?是否有这回事?”

 李星群点头承认说:“当然有这一回事,应该能亩产2到3百公斤的样子。”在这个时代粮食普遍产量在150公斤左右,亩产两三百公斤确实可以说产量极高。

 赵新兰确实点了点头后说:“这一次确实学聪明了,知道隐瞒了。”

 李星群摇头说:“这一点我确实没有隐瞒,我真的做不出来。”

 “那这样可不行,虽然我皇家确实能找到厉害的工匠,但是,你们也可以找到厉害的工匠,所以这一点我不具备唯一性,你可以随时找到其他人代替我,我没有安全感。”

 “呃,我可以和公主您签订契约!”

 “契约?这倒也不是不可以,这一点确实算你有大功劳了,只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几代人下来,还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土地给百姓们耕种?”

 “不需要人人耕种,可以让多余的人进入工坊工作!”

 “工坊工作?可是工坊又哪里能支持那么多人工作吗?”

 “当然能,就我现在一个酒坊,里面做活路的人都有几百号人,已经有一个村庄的人数了,给他们的月俸每个月在10贯左右,足够他们养活一家人,那么相当于我一个工坊就能养活上千人不是吗?”

 “你还开了一个酒坊?”

 李星群有意隐瞒:“咳咳,贱内开的。”

 赵新兰直接戳穿他说:“是和群芳阁的主人联合开的吧。”

 “啊?”李星群疑问赵新兰怎么会知道,赵新兰解释说:

 “群芳阁背后的主人和我关系匪浅,但我不能告诉你我和他的关系。我很好奇,你就不怕那些工人学会你们的工艺之后,被他人挖走?”

 “这一点我也想过办法,也许以后会被人偷学,但是现在应该还算安全的。”

 “哦?什么方法让你那么放心。”

 “很简单,把生产流程分为多个步骤,让里面的工人单独生产其中某一个步骤,比如说烧火的工人就只负责烧火,至于烧火做什么用,就和他们没有关系,在工坊之内分为很多个片区,不同片区的人不允许他们互相来往,就算有来往,也不用怕,只需要在其中某一个核心步骤安排自己绝对忠诚的人来做。这样子就算是有人来挖他们,把每一个步骤的人挖一遍,短时间也偷不到工艺,因为核心步骤没有那么容易被收买,但是随着后来工艺的做大,有些东西还是很难控制的。”这是李星群前世实习的时候,学习的工厂流水线生产的原理,不仅如此流水线就把文凭的影响降低到极小,前世和李星群一起在工厂生产的人,连初中的文凭都不一样读全了,但因为只负责某一步,很容易就能生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