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O3 作品

第354章 偷谁的(第2页)

 “我猜你的价值观受你妈妈的影响要更多一些。”

 “老徐的拳馆大多数在夜晚更多些,我作为一名学生,自然会跟我妈妈一起多一些,妈妈的教育机构正常后也大多数在周末暑寒假,所以我平常是跟着妈妈,周末和暑寒假跟着老徐,和妈妈一起听到看到的更多的妈妈和人家做生意的交流沟通,每一笔生意都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选择,什么样的投入对应什么样的收入,这些耳闻目染下我可能无形中确实更靠近妈妈的价值观一些。”

 “嗯嗯,多少投入对应多少产出,这是很功利的一种思维,第一再多的投入也未必一定会有相应的产出,产出没有相应的时候也许受大环境影响,也许受运气成份的影响,你不能苛求有投入必须要有回报,这样的价值观会让你为了得到投入后的期许而变形扭曲,就像一把尺子,当你推翻了一些公序良德的价值体系变得万物以人为尺度的时候,就再也没有是非之分了,因为一切都在你期许追求中变形。这也是我对你介绍自己朋友余稼去唱厅工作所反感的理由。”

 “你说得都是一些虚的,我无法去理解的那么透彻,我只是看到妈妈的努力每次都相应的得到了期许,我觉得投入和所得相对应就是合理的。”

 “就以你妈妈的生意来说,她的成功有她所付出的努力,但她的成功更大的因素来自这个时代正值经济发展的时代,她的选择符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她才通过努力得到了成功,假如她生活在一个战乱年代,你即使付出更多的努力妄想要成功,可是成功和投入几乎是不成比例的,这时候,你如果还认为有多少投入就应该有多少期许的产出,那么你会很悲哀的发现,成功是那么遥远。”

 “…嗯,这点我从来没有去想过,你说的这点我现在可以认可,但你说一切不能以人为尺度,这就又是什么观念,为什么以人为尺度后,价值体系就会崩塌?”

 “这就像打辩论赛,给出一个命题,你选择正反方都可以为自己找出论据论点,所以,这样的辩论看似电光火石,其实毫无意义,因为这里他们双方为了胜利都会混淆一个评判标准,找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念来支撑自己一方的论点,为自己评价定一个标准,这样双方都有一个对自己有利的评判标准,而丢失了一个原本应有的价值标准,而这种辩论就是以自己一方胜利为目的去找做的,这就是以人去度量万物就失了真正的标准,辩论拥有的只能是诡辩。由此回推你生活中耳闻目染下的价值观,就投入对应产出的论点就站不住脚了。”

 “这些你是怎么想到的?为什么你现在才对我说?”

 “这些不是我想到的,是我偷来的,现在对你说这都需要一个缘份。”

 “偷来的?偷谁的?”

 “好像一个叫苏格拉底的杠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