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末世分解者(第2页)

 陈浩在地下挖的隧道,本来就不远,一期工程只有5公里长,如果是夜里到达,远远就能看见远处山坡的灯火光。有电、有光就代表着文明。

 要是在白天到达,也很容易能碰到外出收集材料的避难所居民,稍微问一嘴,他们也乐于指路。毕竟都是移民,能互相理解大家的心情。

 金松注意到棚户区现在新来了很多,来自其他城市的幸存者。

 在走访了几队在棚户区暂时落脚的临时居民,他发现他们都是跟着陈浩的机械狗运输队,才找到这个地方。

 为此,金松还专门在隧道出口,设立了一个高大的路牌,引导那些外乡人更方便的找到聚居区。

 至于陈先生为啥要挖隧道,又为啥突然多了那么多机械狗,这都不是他要操心的事情。陈先生这么做,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部分从隧道中出来的机械狗,还会跑到马克的飞艇脚手架工地帮工。

 建造飞艇,被金松和社区里的居民,当作除了挖地下城以外,第二重要的事。

 他们很清楚有长距离、低能耗、大载重交通工具的意义。

 灾前的农业科技成果,足够这些灾民们能自己养活自己。但是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那就需要去城市的各个区域搬运设备、原材料。甚至要去某些特定的矿产资源位置,去激活灾前设备,进行再生产。

 现在这些居民还处于只要能吃饱,就是谢天谢地的阶段。不过,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琢磨着想吃点肉、喝点汽水啥的了。

 赵庆的食品公司,也非常顺利。

 那两只羊,在茁壮成长。

 但利用异种克隆技术,繁殖肉猪的方法失败了两次。

 赵教授带着技术团队,研究了很久,决定放弃这条技术路线,上次他被狗生的小羊

羔着实吓得不轻。

 老头有自己得灵感,他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尝试在地下城研究人工子宫的可行性。

 他打算建一座地下牲畜繁育中心。

 生物体可控性太差,它们由于写死的基因使然,有极大的惯性与稳定性。

 外界想要干预它们打破自然规律,孕育别的物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用药物、激素进行化学调节。

 而设计一个有营养循环的孕育水箱,相对来讲还要简单许多,可以用机器精准的控制输向人工脐带的营养物质。

 赵庆不知道秦霜是如何做到异种克隆小羊羔的,照着她的执行方案,赵庆的团队总是会失败。

 与其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冷静分析、另辟蹊径。至于秦霜做到的奇迹,就只当她是在炫技。

 换了一种思路,赵庆的试管小猪胚胎,在他设计的人工子宫里,顺利发育生长。

 赵教授大喜过望,这条路要是走通了,那可比依靠其他动物自然繁育快多了。

 当然,支持他进行这种研究的,需要海量的人才、精密医学设备、实验耗材、种类繁杂的原材料……

 还好有庞大基数的人口支持,看在chb的份上,总有人能帮赵庆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少数缺少的材料,森林社区的居民,也能找到对应的生产设备,想办法进行小规模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