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情绪价值(第2页)

 让平民,甚至是曾经的奴隶成为贵族,与自己平起平坐,同室饮乐,那些老贵族们,可不愿意。

 成蟜不由得想起了张养浩的那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公子,能不能请你帮忙?给娃取个名。”

 那名簪袅,手已伸进了怀里,摸到了木板和刀片,却是不敢拿出来,害怕惹成蟜不高兴。

 成蟜愕然愣住,第一次给人取名,多少有些紧张,他在身上摸来摸去,掏完了所有的口袋,也没有找到笔和纸。

 有些怪不好意思道:“把你的刀片借我用用,出门太急,没带纸笔。”

 簪袅并不知道什么是纸,那不是现在的他能够接触到的,但是他知道成蟜同意了,欣喜掏出刀片和木板,高兴地像个大孩子,“多谢公子。”

 成蟜接到手里,木板虽然打磨的很平整,但是表面还是带着一些毛刺,应该是他自己处理的,刀片是两寸长的利器碎片,想必是战场上捡到的,成蟜握住尾部缠绕的麻布,顿道:“有姓吗?”

 “贱民,无姓,公子给取个名就行。”

 簪袅是笑着说的,但是笑容会骗人,眼神不会。

 成蟜明明确确地从他的眼里,看到了自卑,看到了倔强的自尊,握住刀片,在木板上刻下第一笔:“既是秦人,便姓秦,名安,希望等他长大了,大秦已经统一天下,秦国的百姓都过上了安居乐业,吃饱穿暖,不再打仗的好日子。”

 “秦安,秦安,好名字。”

 簪袅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他不关心天下一统,他只知道儿子有姓了,姓秦,跟秦国一个姓,还是王弟给取的。

 成蟜认真刻画了好几遍,把刀痕刻得很深,很清晰。

 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位簪袅凯旋回家后,秦国出现了第一个秦乡、秦村,若不是郡县更名,需要得到秦王的准许,恐怕还会出现秦郡秦县。

 更是因为今天取的这个名字,让秦姓在未来成为了秦国人口最多的姓。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成蟜将木板刀片还给簪袅,和他又说了几句家常。

 这一圈走下来,全军对成蟜的印象,从吃不了一点儿苦,出来打仗还睡大觉的草包王弟,变成了平易近人,爱兵如子的未来将星。

 将星不将星的,成蟜不敢吹。

 反正论及平易近人,在整个时代,都提倡贵族高高在上,平民低贱肮脏的大环境下,没有人能跟他这个自幼学习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青年相提并论。

 就连李牧和王翦这样的名将也不行。

 他们会和士兵同吃,但绝对不会称兄道弟。

 而他带给士兵们的,叫做情绪价值,叫做贴心。

 成蟜走到土坡上面,俯视着躺在下面偷懒的李斯二人。

 “通知下去,一刻钟后大军出发。”

 李斯猛然坐起,与韩非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不解,公子突然变得积极起来,一时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公子,要不你吃个饭,我们再走。”李斯试探着说道。

 “路上吃。”

 成蟜抬手打断还想再说些什么的李斯,不容拒绝道:“大军在天黑之前,必须全部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