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牵动天下(第2页)

 李园含笑看着芈陵,他不能说的太直白,那样吃相太难看,又不能说的太含蓄,芈陵的脑子想不明白。

 他以为,这种恰到好处的点拨,最是两全其美。

 芈陵抬起眼皮,看着对面的那张笑脸,下意识感到害怕与恐惧。

 昔日,他听说过李园依仗权势欺压他人的恶名,并没有太过重视,这本来就是这个世道的常态,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

 而当他正面对上李园的时候,才发觉这个人的可怕,仿佛对方就是在等着他前来,这就是早就安排好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匆匆移开眼神,小心探问道:“在下明白,大人您就是楚国的权贵。”

 芈陵以为李园会欣喜应下,没想到对方只是微微点头,后又摇摇头,笑道:“春申君深得大王信赖,他才是我楚国的第一权贵,右司马可千万不要说错了话。”

 “大人说...”

 芈陵附和的话险些开口,转念一想,这是李园在给他设套,当即表明立场:“春申君是楚国的权贵,大人您是我的权贵。”

 李园笑了笑,不置可否,摆手道:“回去吧,记得把成蟜送来的宝物,全都送到春申君府上,把那些财物用来建设楚国,我会在合适的时候,为你美言几句。”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个结果看来,那颗南珠并没有浪费掉。

 而李园对春申君的忠心,让他觉得惊奇而不可思议,而这也让他忽略了李园的笑面虎属性,觉得可靠可信,把李园的话,彻底当了真。

 “谢大人,谢大人!”

 李园再次摆手,让芈陵离开,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许久之后,他喊道:“来人。”

 一名仆从走了进来,李园指着手边的锦盒,眼中没有任何的不舍与留恋,仿佛送出去的不是一件宝珠,而是颗普通石子,道:“把这个送到春申君府上。”

 ......

 燕国,蓟城。

 “丹儿,秦国不守信用啊!”

 燕王喜闻听赵军出兵攻韩,就想着趁火打劫,还派了使者前往秦国联合秦军,东西合击赵国。

 结果,他亲自率领大军,还没有走到燕赵边境,就传来消息。

 赵国雁门守军,倾巢而出,大破攻赵燕军,连克十数城,走了一半的燕王喜,匆忙奔逃,返回国都。

 此刻,在蓟城见到留守燕国的太子姬丹,心中五味杂陈。

 悔不听儿子的劝说,执意出兵。

 姬丹看到燕王卫队这么快就返回,再配合燕王喜的话,已经藏到了十有八九。

 燕军大败,秦军没有出动。

 只是,战败之际,不是追责的时候,更不可能由他一个做儿子的去指责君父。

 他扶着燕王喜,回到城中,轻声说着:“听闻秦军大败攻韩赵军,此刻赵国所有的军队,都去韩国支援了,国内已然空虚,若是派兵夺回失地,正当其时。”

 燕王喜沉默不语,唉声叹气地往里走。

 “父王,缘何叹气?”姬丹心有所感,隐隐不安。

 “那赵将李牧,”

 燕王喜心虚地看了眼姬丹,道出真相:“实在是凶悍,我军大败,死伤八万,短时间内想要收复失地,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十万大军,死伤八万?!”

 姬丹瞠目结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从聚兵出战,到战败还不到整月,足足八万士卒,就这么没了?

 燕国弱小,他一直知晓,但是这种眼看着面前是肉,却没有牙齿咀嚼的感受,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曾经是赵齐强势,燕国没有机会,那是国贫兵少,没有办法。

 现在是,大好机会的放在眼前,就因为提前出兵了月余,就错过了这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燕王喜无奈叹息,垂下头去。

 见此,姬丹忽然仰头大笑,笑得疯癫,笑得痴狂,笑得莫名其妙。

 他的口中振振有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

 魏国,大梁。

 魏王增刚刚即位两年,有着和先王同样的品质,做着恢复魏国霸主地位的美梦,时刻幻想着调动秦赵楚之间的争斗,从而渔翁得利。

 去年五国合纵攻秦,背后就有魏国的影子,想要从秦国身上得到便宜。

 长平之战背后,也有魏国的影子,坐看赵国粮草耗尽,答应出兵又不出兵,导致赵国邯郸被围,因为信陵君盗符,才救下赵国。

 这次联合攻韩,赵国知道魏国是凑数的,但没想到,魏国会直接把赵国的后背交给秦军。

 而今赵军作战不利,赵国慌乱之外,最慌的就是魏国。

 既怕秦国打不疼赵国,回头在魏国身上找补,又怕秦国打疼了赵国,赵国拿魏国撒气。

 但,这些都是还没有降临的未来之事。

 楚国的大军,在黄歇的带领下,已经逼近魏国大梁,正在攻打宁陵。

 魏王增坐在扎屁股的王位上,如坐针毡,既怕又悔:“赵军败了,楚军掉头来攻魏国,我魏国该如何抵挡啊?”

 “秦赵大战,无暇他顾,韩燕弱小帮不上忙,齐国强大,可是,可是,当年之事,是魏国对不起齐国,齐王一定不会来救的。”

 “魏国百年基业,难道要在寡人的手中毁于一旦吗?”

 “你们有谁愿意去楚国,向楚王求和?只要能退楚军,什么条件寡人都答应楚国。”

 静..

 沉静...

 冷漠....毫不关心。

 魏国朝堂上,无人应声,只有魏王一个人在叫叫嚷嚷。

 并不是他们不愿意为魏国奔波效力,而是魏王所说句句属实,所有人都知道回天乏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走到此刻这一步,全都是因为魏国自身的行为。

 就算是偶尔能够看得清楚天下大势,却始终沉浸在自己的幻梦中,想要渔翁得利,高估魏国的实力,妄图恢复往日霸业。

 魏王假没有等到毛遂自荐的大臣站出来,他瞬间变得颓靡起来,歪坐在王位上,声音逐渐拔高道:“完了,完了,魏国完了!”

 “或可请秦国帮忙。”

 群臣中,不知是谁的一句话,瞬间点燃了魏王的希望,他猛然振作起来,问道:“魏国与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是秦国盟友,现在求援,秦国会帮忙吗?”

 “三晋之中,唯有赵国是秦国大敌,我军在接触到秦军后,快速撤出邢丘,这是与秦国达成合作的第一步;秦国大战之后,总要休养生息,赵国兵力大损,楚国兵力无恙,秦国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三晋成为楚国的势力范围,这是与秦国出兵的第二个条件;有此两者,秦国定然会来兵相助。只不过,”

 魏王假正听的入神,神经再一次绷紧,催促道:“只不过什么?”

 “秦国不会立刻派兵,在此期间,还需要魏国独自面对楚军。”

 “大梁城高粮多,能够坚持到寒冬降临在,只希望秦军能够尽快赶来。”

 魏王假自信起来,似乎秦军已经来到了魏国相助。

 ......

 赵国,邯郸。

 “郭开,这么多天了,为何还没有收集到足够的粮草和财帛?我赵军的将士们,晚一天回来,寡人的心中就多一日的担惊受怕。”

 赵王偃召开朝会,过分与秦国议和之事,郭开身为负责人,难免要遭到问责喝斥。

 郭开不愧是名臭千古的大人物,面对赵王的问责丝毫不慌,一脸谄媚地凑上前去,道:“自从大王要用粮草财帛赎回我赵军将士的消息传出去后,赵国百姓积极踊跃,想要接回自己的亲人,更是有粮的出粮,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现如今已经凑到金十万镒,粮十万石,民夫十万,只待送往前往,与秦国进行接洽,迎回被围的将士们。”

 “如此说来,是早就凑够了?”赵王问道。

 郭开观察了一下,低头转动眼珠子,“百姓手中少有大钱,统计起来耗时耗力,臣也是入宫前方才得知,不瞒大王,王后听说这件事后,也捐出金千镒,替大王分忧。”

 赵王的转移力,果然被郭开的话转移到王后身上。

 他的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颇为自豪骄傲道:“王后何时捐出的?寡人竟然毫不知情!”

 “大王诏令刚刚颁发,王后就派人送来了,可见王后是何等的体恤大王,为国为民!”

 郭开抓住赵王的黑点,变着法地把它夸成优点。

 至于,王后出没出,这金子从何而来,赵王不关心。

 他当初立王后时,受到不小的阻力,而今郭开当众抬高王后的形象,这也是在为他正名,自然欣喜。

 郭开也知道这一点,为了哄大王开心,不就是千金吗?他出得起,除去当日捐出的金子,他还多得了近万金。

 赵王偃起身欲走,他要回宫与王后分享喜悦,走出两步后,回过头看向郭开,赞许道:“丞相做的不错,这件事交给你,寡人放心,赵国放心,待将士们回国,寡人定要对你加以封赏。”

 “臣不敢居功,都是大王圣德贤明,臣不过是依诏书行事。”郭开谄媚之态尽显,恭送赵王离开。

 (先补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