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 作品

第27章 朱由检的一天(第2页)

 “够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大喊一声,毕竟不是好消息,谁都不愿意听。

 尽管已经即位五年,但是朱由检毕竟出生于万历三十八年腊月二十四日,此时年仅22岁(虚岁),还未养成极深的城府。

 王承恩被吓得一哆嗦,赶紧立刻停止朗读奏折,瞟了瞟旁边的曹化淳,希望他能够替自己解围。

 曹化淳此时已经年老体衰,对大明皇帝忠心耿耿,而王承恩就是他为朱由检留下来的贴身太监,事实也证明了他们两人的忠诚。按照本来的历史,再有六年就要退休回老家颐养天年了,根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为后面的大顺皇帝打开北京大门的。他素来与东林党人来往密切,绝对想不到身后竟然还会被东林系史学家抹黑数百年。

 曹化淳仅仅微微咳嗽了一声:陛下。

 朱由检对于这个伺候过自己父皇的老太监比较尊重,当下就领会了。“继续念下去”。

 “天津巡抚郑宗周奏报登莱巡抚孙元化、登州道宋光兰、监军道王征、知府吴维成、同知贾名杰、知县秦世英、副总兵张焘等各级官员,被俘后,旋被释放,业已抵津……”

 “曹伴伴,即刻命令有司将孙元化和张焘那帮人给我抓起来,严加审问。要尽早定罪定案,尽早处罚,以儆效尤”

 “是”。

 “兵部尚书熊明遇疏言:澳人慕义输忠,见于援辽守泳之日,垂五年所矣。若赴登教练以供调遣者,自掌教而下,统领、铳师并奋灭贼之志。登城失守,公沙迪西劳、香未略等十二名捐躯殉难,以重伤获全者十五名,总皆同心共力之人,急应赠恤,请将死事公沙迪赠参将,副统领香未略赠游击,铳师拂郎亚兰达赠守备,谦伴方斯谷、额弘略、恭撒、录安尼、阿弥额尔、萨珠、安多、兀若望、伯多录各赠把总街,仍各赏银十两给其妻子,其现存诸员,万里久戎,各给行粮十两,令陆若汉押回。而若汉倡道功多,更宜优厚,荣以华衷,量给路费南还。仍于澳中再选强干数十人入京教铳,庶见国家柔远之涯,兼收异域向化之功”。”

 “想那弗朗机人不远万里,竟然也能为国朝尽忠,求之不得。准奏!”

 此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还是一体的,西班牙之前吞并了葡萄牙,大明的皇帝也不会分得清两者的区别,都称为弗朗机人。

 “陛下,弗朗机人陆若汉带着三名幸存者还在京师,熊本兵奏报让其尽快返回壕境可否?”

 “准奏,着有司厚加赏赐后,准予离京。”

 “新任登莱巡抚谢涟奏报……登州(城中)战马三千匹,饷银十万,红夷大炮二十余位,西洋炮三百余位,火器甲仗不可胜计,皆为贼有……”。

 “国之纛贼,国之纛贼!文臣该杀,武臣该斩!为何不念国朝养育之恩?损失之大,令人痛心疾首。命谢涟切勿迁延不进,纵敌为恶,早日剿灭叛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

 “新任山东巡抚徐从治奏云叛军在攻城略地途中盘剥地方,残害军民,掠夺财产,导致大批人口非正常死亡,山东六府除兖州外均被荼毒。其中济南、青州,莱州、登州四府诸州县白骨千里、十室九空,百姓纷纷逃亡……叛军残杀妇女,杀人为食,惨不忍睹,不一而足……民艰若此,恳请减免正赋……”。

 “这帮大臣,沽名钓誉,动不动就劝朕减免赋税,这也免那也免,可是等到索要兵饷的时候,又趋之若鹜。赋税都减免了,哪里能弄来粮饷?收点商税、矿税,又说朕与民争利。处处都要钱,哪里还有钱?可恨大臣们不能体恤朕心……着有司下发内阁讨论赈灾事宜”。朱由检答道。

 “通政司奏张可大子鹿征与可大之弟可仕、可度、可久等请求国朝予以抚恤,求谥号”。

 朱由检转而话锋一转,“曹伴伴,如今国库空虚,锦衣卫曾有报告张家有藏宝之地,是否查实?”

 曹化淳道:日前有报,骆养性已经派人反复查验过,并无实据,当为谣传。

 “尽管如此,着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处秘密严加核查”。

 曹化淳躬身说道“是。只是张可大毕竟为国而亡,朝廷理应有所表示”

 “礼部如何说法?”

 “礼部言赠特进荣禄大夫、太子少傅,谥庄节,赐祭葬,予世荫,建祠曰<旌忠>”。

 “准”。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子时了,可是还有厚厚一沓奏折尚未批复,但是朱由检实在扛不住了,昏昏然睡着了。王承恩轻手轻脚地给他脱鞋、脱袜,盖上被子后,缓缓退出到门口候着。

 这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一天。

 ……其实当皇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像这样的奏对朱由检每天都要处理很多次,五年来几乎每天如此,从不缺席,没有假期。

 当天眼睛有点酸,所以让王承恩朗读,更多的时候,他为了防止被蒙蔽,都是选择自己亲自阅读。由秉笔太监按圣意批红的,他还会亲自检查一下。

 朱由检很多时候都是很不明白,为何自己这么努力了,可是国事却一天天更加败坏;为何自己已经如此简朴,龙袍包裹的内衬都已经反复缝补过,可是粮饷仍然非常穷蹙;为何自己提拔了那么多人,却不思感恩,不能完全体会圣意,想要一个人才有多难啊……

 从刚刚即位,诛杀魏忠贤开始,他本来也是抑制太监权限的,可是先后出现了袁崇焕无诏诛杀毛文龙、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导致大明野战精锐几乎损失殆尽,让他意识到外臣还是不可靠的,还是自己的家奴更加值得相信,因为毕竟是太监,又无法生育,没有了后代,要那么多钱又有何用呢?就算谋反得手,也无法传之后代。

 于是乎太监监军制度又开始盛行起来,好在此时的军头还未完全形成,朝廷还是有威仪的。就如如今的山东战场,数万人精锐中,最高指挥调度官就是太监高起潜。

 曾经的大臣刘宇烈指挥的数总兵率领数万人在沙河被李孔叛军以少量军队击败。

 而高起潜所报,如今官军已经挫败叛军西进势头,正在步步跟进,逐步消灭。

 这种消息让朱由检的精神稍微好了一点:还是宦官值得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