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左轮 作品

第21章 镜子的制作(第2页)

 “李道长,我想到了,吹!”胡湘兴奋道,又对阿贵道:“阿贵拿根铁管子,”

 于是胡湘让阿贵把玻璃又重新加热到液态,用铁管取出后,往铁管吹气,玻璃液膨胀了,一个中空的玻璃瓶出现了。

 胡管家两眼放光说道:“三郎,要是制成瓶子和酒壶,则比银壶价值高啊!”

 胡湘又让阿贵和一个工匠,反复试验吹玻璃,体验它的性质,发现热熔态玻璃瓶在炉子里可剪开,平铺到平面磨具上,可制成平面玻璃。

 于是胡湘叫李道长拿来锡,和水银。

 古代已经发现锡这个金属了,青铜器就是炼铜的时候加入锡才成的青铜器。

 水银,古代炼丹人也早发现了,把朱砂加热,汞就分离出来了,冷却下来就是液体,因为常温下水银是银色液体状,古人称为水银,是剧毒物质,古人有时候给人罐水银制死,前几天李岩用朱砂制作了些水银。

 胡湘让让阿贵把锡融化(锡的熔点很低,后世修电子元件用的锡焊就是锡),然后制成锡箔,贴在玻璃上面,把水银均匀倒在上面,则水银逐渐把锡溶解,变成黏稠的银白色液体,紧紧的贴在在玻璃上面。

 水银能溶解各种金属,这个化学现象,古代早发现了,叫汞齐法,齐就是合金的意思。古代的镀银和镀金就是利用汞的特性,把金和银镀在物体或者铁器表面。

 “胡公子,你这是制作何物,”李道长问道。

 “李道长,胡伯父,这是镜子制作之法,这样制作的镜子比铜镜清晰多了,”胡湘说道。

 “真能制作出镜子,比铜镜清晰,”李道长道。

 “玻璃是不是很透明,如果后面镀锡后,就不透明了,就能照人了,平时水盆盛水后,照人,不就是这个道理”胡湘解说道。

 “要是真能制作比铜镜清晰的镜子,那胡家就能挣大笔的钱了,”胡管家说道。

 镜子要是能制作出来,必能挣大笔的钱,因为这个时代铜镜也很贵的。

 在玻璃的制作历史上,有过这样个故事。

 1508年,意大利威尼斯的玻璃工匠达尔卡罗兄弟终于研制成功了实用的玻璃镜子。他们先把锡箔贴在玻璃面上,然后倒上水银,水银溶解锡后形成了一层称为“锡汞齐”的合金,黏附在玻璃表面,成为了真正的玻璃镜子。

 威尼斯的镜子轰动了欧洲,成为一种非常时髦的东西,欧洲的王公贵族、阔佬显要们都争先恐后地抢购。1600年,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西斯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国王送了一面小小的玻璃镜作为贺礼,这在当时算非常珍贵的礼物,它的价值高达15万法郎!

 威尼斯人为了封锁制作工艺,不允许工匠外出,把工厂安排在岛上,威尼斯毕竟是小国,法国国王安排人绑架了几个威尼斯的技师回去,才把技术学到手,威尼斯的发财梦于是破碎了。也不敢找法国索要专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