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收油菜(第2页)

 等大家的油菜籽都晒的差不多了,才下雨。

 春雨贵如油,这时候下雨,也免了大家农田里抢水的纷争。

 榨油坊已经开始收购油菜籽了。

 刘家人和王家人,以及村里其他人的亲戚,也都开始天南地北,走街串巷的去上门收购。

 如今鄞州郡内,家中有田地的,基本都种了几亩油菜,这生意好做的很。

 搞不好还能靠着程家发大财。

 不少人家拿了一半油菜籽卖给榨油坊,剩下一半留着自己榨油吃。

 油菜籽收割后开始,整个苍梧镇的空气都是菜籽油的清香味。

 榨油的队伍从街头排到巷尾。

 为了避免浪费大家的排队时间。

 榨油坊还特地设计了三百个号码牌。

 让大家领了号码牌,登记了姓名回家去等。

 一百斤油菜籽,收二十文钱加工费。

 油菜籽的出油率在30%-40%之间。

 油菜籽的亩产量在350斤-480斤之间,主要看土地肥沃程度,伺候的好的,收获的自然就更多,疏于管理的,也可能只够自己家的吃。

 种的多的人家,光卖油菜籽都得了几十两银子。

 百姓们尝到了甜头,纷纷称赞县令大人是一个公正为民的好官。

 纷纷提了自己家榨出来的油,和当初借的油菜种子送去县衙。

 袁庆平自然是不收大家的油的,只收下当初登记的每家每户借去的种子。

 百姓们明面上答应把油拿回去,转头却又趁着人多,把装油的罐子藏进了县衙里。

 等人群散去,袁庆平回到县衙内时,却发现门后面,花圃里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油罐子。

 让他哭笑不得。

 最后这些油都被他派人送给城内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

 这又为他赚得了一波称赞。

 袁庆平深知这件事情的主要功劳不是他的,镇国大将军一直在背后默默的为百姓谋福利,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

 眼看着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他心中那点无法升迁的遗憾也消散了。

 让平阳县内的百姓在他的带领之下过上红火的日子,就是最好的功绩。

 这是任何人都抹除不了的。

 鄞州郡内也是同样的情况。

 这几天,薛继每日都换上便服,带着薛大到乡下去微服私访。

 亲眼看到了百姓们丰收的喜悦,随着程记榨油坊大批量收购油菜籽,百姓们手头有了钱,脸上的愁苦都被笑容取代了。

 这程家人可真是他的福星。

 百姓创富大业初见成效,郡守府的库房里也因为有了上次在马家的抄来的钱财而变得不再空虚,他的腰板终于能直起来了。

 回到家,便豪气的将一沓银票递给金氏。

 “数数,前前后后共问你借了三十三万两,一次还清。”

 他昂首挺胸,脸上神气十足,就像一个得了奖状等着家人夸奖的小孩。

 金氏一副万分震惊的样子,双手捧心,崇拜的看着他。

 “哇!相公,你简直太棒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行。”

 他挑眉一笑,眼神中透露着一股不可抑制的自豪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是夫人光这半个月,卖衣服便挣了几万两呀,不应该是夫人更厉害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