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拾二画 作品

第207章 郑书记,下次再也不敢了!

莱东县“五人小组”会议顺利通过了这一次干部调整建议方案,接下来就进入了干部考察环节。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或者科长带领干部考察组,到拟提拔干部所在单位对他们进行考察。

 当天晚上,郑功名就收到了很多干部表达感谢的电话、信息或其他表示。

 郑功名统一作了回复,回复的内容很官方,不揽功。

 第二天上午,郑功名亲自送薛阳到到昌运县上任。

 按照惯例,县长异地交流任职,没有提拔的话,市委组织部安排一名副部长送去就行了。

 但是,薛阳毕竟和自己搭过班子,也在黄泥镇这次事故中主动承担了责任,郑功名还是要为他站台的。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亲自出面,昌运县的领导干部自然知道这其中蕴含的深意,必须要支持薛县长的工作。

 再者,昌运县委书记谈善仁是郑功名的老部下,自然也会给郑功名面子。

 上午10点,昌运县领导干部大会召开,宣读市委关于薛阳的任职决定。

 谈善仁和薛阳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他们发言的时候都很低调。

 郑功名最后发表讲话,他首先向昌运县的领导干部们介绍了薛阳,对薛阳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要求全县上下支持薛阳同志的工作。

 之后,他代表市委,对昌运县提出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大会结束后,郑功名把薛阳送到了昌运县政府,然后又去了昌运县委,和谈善仁再交代几句。

 “部长,您放心,我一定尽全力为薛阳现在在昌运履职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让您失望,不让市委失望!”

 在官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省级以下的党政主官,很多都是面和心不和的。

 党政主官之间能做到各司其职、团结一致、相互看顺眼的,很少!

 比如,省委书记和省长,市委书记和市长,县委书记和县长,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之间……

 但是,谈善仁是市委组织部出身,他知道自己在昌运县只是一个过渡,自然更能拎得清其中的道道,更能领会郑功名亲自送薛阳上任的深意。

 另外,以他组工干部的敏锐嗅觉,当然知道郑功名这颗政坛的新星,未来不可限量!

 他帮了薛阳,也是帮了自己,抱上郑功名的大腿,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