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榆木局长!(第2页)

 “好的,书记,按照测算,我们菰城今年的gdp预计在1700亿元左右,比年初预定的1300亿,要高出400亿元,增速创造了孤城的历史!”

 按理说,有这样的增速,放在任何一个市委书记的身上,那都应该是相当满意的,但是,郑功名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与他的预期有差距。

 他可是在省长面前立下过军令状的,菰城明年的gdp上升一个位次,超过排名全省第七的婺州市。

 至于菰城市与婺州市的差距,那不是一般的大,而是相当的大。

 婺州市去年gdp就超过了1800亿元,而菰城市只有1100亿元。

 第八名和第七名的差距竟然这么大,这也充分说明浙东11个地级市之间的“贫富”差距。

 按照去年的gdp数据来看的话,第一名的杭城市超过了7000亿元,基本上是排名末位的鄞东的10倍。

 排名第二的甬城市也超过了6000亿元,但是,到了第三的时候,却有一个大断层,也是分水岭,排名第三的鹿城市只有3000多亿元,只有第二的甬城市的一半多一点儿。

 排名第四至第七位的四个地级市的差距倒不是很大,但是到了第八的菰城市的时候,又出现了断层,差距被拉开了。

 gdp指标还不像学生考试,自己超常发挥,在对方严重失常发挥的情况下,或许能实现超越。

 这是硬实力的比拼,没有失常发挥一说,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一直保持在超常发挥的路上,这样才能有一丝希望。

 郑功名愿意为此努力,哪怕是殚精竭虑也在所不惜!

 “那婺州市呢?”

 “报告书记,他们的数据,我们不掌握,我托人问了,他们也不告诉我们!

 “他们市不告诉你,你就没办法啦?可以问省统计局啊!”

 “我们也问了,可是,他们说数据没有出来之前,属于保密阶段,是不能对外透露的!”

 “我们要的只是预计,再说了现在确切的数据也还没有出来啊!胡局长,你也是老统计了,怎么还那么榆木呢!”

 郑功名对胡思海的称呼,已经由“思海局长”变成了“胡局长”,肉眼可见的对他是不满意了!

 胡思海自然也发现了这样的变化,但是,郑功名说的也没有错,他就是不愿意拉下脸去求人。

 “工作是讲究方式方法的,不能只知道埋头赶路,也要学会抬头看路!你抓紧准备一下,我们下午到省里去一趟儿!”

 “好的,书记,需要准备什么吗?”

 “把领导班子里能喝酒的、‘会说话’的带着就行,其他的由市接待办负责,你就不要操心了!”

 “明白!请书记放心,一定抓住这个机会,不让您失望!”

 胡思海想着,郑书记亲自出面了,他是省委书记赵俊龙面前的大红人,省统计局怎么着也会给他面子的吧。

 下午一点半,胡思海就带着市统计局两位副局长李菊芳、刘旭阳一起来到了市委大院等候,因为郑功名上午的时候没有说几点出发,他也不好意思问。

 快两点的时候,胡思海的手机响了起来,是王光辉打来的。

 “王秘书好,请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