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徐家小会(第2页)

 众人听得频频点头,直骂起了大周朝廷。

 孙清臣听着,一言不发,却不断拿手擦拭自己额前的汗。

 “可是我们城主就不一样了。城主和大家都是受过苦的人,因此更知道大家的苦。所以城主说了,第一年的土地全部免税!第二年一成,第三年两成,最多两成,至此封顶!”

 明小双本来以为接下来该是众人的一片欢呼声,哪知更多人却是一脸凝重,他们互相看着,脸上全是忧色。

 就连凤儿和徐音希等人也是愣住了。

 这两成税已经是极限了,莫不是这帮人如此贪心,竟然连一成税都不想缴?

 那冯大婶胆子大,直接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言辞恳切:“城主啊,这岚县城富裕,可晔县穷啊,咱们第一年分毫不交,那衙门这么多的人,工钱谁发啊!这开了春,不得买种子买农具买牛,这哪样不需要花钱?两成税也太少了,怕是不够哇……”

 有人也附和道:“是啊是啊,城主您对我们好,我们都是知道的。可交的税太少,我们于心难安啊!”

 “就是,这现成的地,种子撒下去,费点力气就能收割一茬粮食,怎么着也得交个三成!万一税太少了,这衙门运转不了可如何是好?”

 徐振英愣了愣,似乎很久才反应过来冯大婶他们在说什么。

 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这些人刚刚经历了逃难,明明是最穷困的时候,却还是愿意这般支持她,即使他们都心知肚明,一旦朝廷的兵马来临,他们这些人多半会逃走,甚至他们也有可能因此受牵连。

 可看着那一双双真诚热切的眼睛,徐振英深深的被他们质朴打动,心头一股暖意涌过。

 明小双面对这这一幕都不知道说些什么了,他心中再次坚定,跟着徐振英是正确的选择。

 不止是他,还有这些百姓们,都因为敬服徐振英而愿意跟着她,赴蹈汤火,在所不惜!

 “诸位不必如此,明年一年,大家注定都会过得很艰难。但是跟着我徐振英的人,绝不会一直过苦日子!晔县那边的地已经登记妥当,到时候咱们用抓阄的方式抽地,至于纳税,就按明小双刚才说的,第一年免税。但是这田地也不是白给你们,我们的目标也不止是晔县的那一点田地,等开了年,我们会在晔县和岚县的途中寻找合适位置开荒耕田,士兵们每人的五亩地和衙门的日常开销就从这些地里面来。到时候我还会造工厂、修水利、筑大路,有的是钱生钱的法子,你们不必为我徐振英担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振英又看向两侧的男兵女兵代表,吩咐道:“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开年以后你们所有人都撒出去,全面配合明小双的分田工作。同时还要探勘两县之间的土地,划好耕地,登记造册,带头开荒。开春以后我们还有更多的大事要办,你们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几个军人代表全都站起来,身形笔直,朝徐振英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中气十足的声音回荡在县衙之内:“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结束后,徐振英单独留下了徐家众人。

 徐家人现在都被徐振英分到了各种岗位上,大家都忙得鸡飞狗跳,竟然鲜少有所有人都坐下来开个家庭会议的时间。

 他们流放已经有三个多月,徐家人几乎都已经改头换面,徐家的男人几乎都被强制要求扔到了军营里,文化、操练、政务三块工作全都得抓起来,是以如今的徐家人看起来各个精神抖擞,眼神中逐渐显露出锋芒。

 “咱们现在关起门来开个家庭会议。”徐振英甚至连凤儿、钱珍娘他们都屏退了,一时之间,屋内只剩徐姓人。

 众人一看这架势,也知道今天说的东西非比寻常,于是都专心听着。

 “分田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很快我们这一百号流放的人也会混在其中获得新的身份。反正要重新上户籍,不如我们四房就趁此机会把家分了吧。”

 一言既出,屋内的人全都怔住了。

 祖母有心想阻止,可她现在也学聪明了,知道这屋子里没人敢忤逆徐振英。

 黄氏在说话前,先是看了一圈屋内人的脸色,见所有人都低下头,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就知分家这事算是拍板定下来。

 现在徐家已是徐振英一手遮天,她说分家,谁敢跳出来说三道四?

 没看就连黄翠娥现在都只是点头,只字不提卖肥皂的几万两银子,一副全然支持徐振英任何决定的模样。

 黄氏心中哇凉哇凉的,一面有些恐惧徐振英这说一不二的做事风格,一面又恨自己的这些个孙子全都不成器,连一个稍微说得起话的人都没有。

 这分家这么大的事情,徐振英既然一句话就决定了。

 也就是好在他们没啥财产可分,到时候一上户,还是一家人,只不过以后过成什么样,全看个人本事。

 黄氏心知无力回天,只能笑着赞同,“振英说得对,反正我们也没啥东西可分,到时候混在这些流民中间,顺道把家一分,谁知道我们是汴京城来的流放犯人?”

 徐振英当然知道黄氏不赞同分家,便笑着安慰道:“祖母说得极是,就算咱们分家了,可以后还是一家人。就算要离开岚县,我们也会选择同一个地方落脚,哪家遇见什么事了,我们该帮还是得帮。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哪儿能因为分家就生分了?”

 黄氏吃了这一记定心丸,脸色稍缓。

 黄翠娥却立刻道:“那个…丫头…啊不,振英,怎么,听你那意思咱们还要离开岚县?这地儿这么好,咱们又是养猪又是养鸡的,还修补了城墙,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银子,为啥要走?”

 徐音希便道:“大伯母,虽然岚县的老百姓不讨厌咱们,咱们也没有在岚县大开杀戒。但说到底,我们现在占据岚县,软禁县令,外人看起来咱们就是占山为王。等开春雪化了,朝廷腾出手来一定会着手清理流寇,到时候咱们都插翅难逃。”

 黄翠娥有些委屈:“咋就占山为王了?咱们一没杀人,二没抢劫,三没做啥坏事,还自己贴钱发粮修枪的,怎么我们还成坏人了?”

 徐慧鸣便道:“理是这个理,可也得看朝廷认不认。他若不认,咱们就是流氓草寇。他若认了,也许会从轻处罚咱们。”

 一屋子的人立刻焦虑起来,徐德凯也道:“那要不分地的时候咱们给自己多分点,到时候去乡下种地也成啊。”

 “不行。若是朝廷把咱们视作流寇,我们还留在岚县,那他自然能查到我们。”

 “那意思是咱们得离开岚县,甚至是离开金州?去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从头来过?”

 黄翠娥有心眼,立刻瞥了一眼徐振英,然后急忙表态道:“你怕啥,振英都说了,一家人得互帮互助。咱们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难不成六丫头会不管我们?她那银子多着呢,随便掏点出来买几十亩地那不是容易得很?”

 徐振英哪里听不懂黄翠娥的小心思,她淡淡一笑,点头:“大伯母说得极是。”

 连氏却是恋恋不舍:“城主,咱们真的要离开岚县吗?”

 “二婶是舍不得?”

 连氏勉强一笑,“哎,谁又舍得?这岚县里咱们可是投了大力气来建设,如今这标准化养殖刚起了个头,咱们就离开…说实话,我是真舍不得,而且我还想看看半年内是否真的能把猪养到两百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