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兰舟 作品

第268章 邱菊娘汇报(第2页)

 赵乔年似懂非懂。

 听明小双那口气,似乎徐振英用人的规矩严格,就连她自己也不能轻易打破。

 大牛立刻道:“招兵?此事当真?若是真的,我大牛肯定第一个报名!他妈的,最近读书认字,都快闲出鸟来了!”

 明小双又继续说道:“其实你们也不一定非要走仕途或是从军。不知诸位去金州府那边看过没有?”

 众人摇头,“那边有什么稀奇的吗?”

 明小双笑道:“咱们这位城主可跟大周朝的皇帝不同,我们这儿不讲究三六九等,也不讲究士农工商,相反其实走仕途约束最多,一两银子就构成贪污受贿,识字的老百姓多了,很多双眼睛就盯着你,你上一刻不过是少给一碗面钱,有可能下一刻举报信就到城主跟前去了。要我说,诸位虽然是来投奔城主的,可不一定非得靠着城主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你们去年做肥皂生意挣了不少钱,大可以考虑去金州府做生意。说句大实在话,有我明小双在这里,难不成还敢有人欺负你们?”

 众人面面相觑,似乎都没想到还有这条路可以走。

 他们没去过金州府,只觉得熟人都在这里,这朝中有人好办事,是千古不变的准则,是以他们都没想过去金州府谋生。

 “金州府可是个好地方,那地方遍地都是黄金,百姓们说只要弯腰就能捡到金子呢。那边地处西南中心,机会多,我倒是觉得你们去闯一闯。”

 有人立刻问道:“可去了金州府做什么生意?我们也不懂做生意啊!”

 “怎么不懂做生意?去年我们跟着城主,不是见过城主做肥皂生意的吗。若是不懂,就更得读书,中级班里有经济课,那就是教你怎么挣钱的!”

 赵乔年虽然一心想走仕途,但也不妨碍他多方打听,“那依你之见,眼下金州府做什么生意挣钱?”

 明小双微微勾唇,声音低沉,“你们听说过水泥吗?”

 众人摇头,只有赵乔年微微蹙眉:“在学校里听金州府的老师提过一嘴,说那边现在造桥修路都是用的水泥,说是成本低廉,效果却极好。”

 “没错。这也是城主的方子,就和肥皂一样,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我倒是觉得这生意不亏!”明小双环顾四下,刻意压低了声音,“你们也应该知道,城主其实很看重商业这一块,她本就是卖肥皂发家的,加之现在这盘子这么大,用钱的地方多如牛毛,她急需盘活经济充实国库。”

 众人听得入迷,就连菜也不吃了。

 “商务部的凤儿你们认识吧?最近齐二姑娘估计也要在里面谋个缺,说起来她们跟咱们都是老熟人,你们啊,不妨去找她谈谈合作。虽然眼下水泥还是特供品,优先满足修路造桥,可迟早有一天是要放开市场的。到时候这建造房屋、村子里筹钱修路的生意你们都可以抢过来做,只要你们给城主交税就成。你们没忘记去年和城主合作卖肥皂的林老汉和罗老太太吧,人家两个人现在是兴元府数一数二的富户了!可想而知,跟着城主做生意,城主是绝对不会亏待咱们的!”

 明小双这一番话说得有些人心里荡漾。

 对啊,他们是真不喜欢读书,怕是吏员考核也困难,至于当兵嘛,还得冲锋陷阵,哪有做生意来得快活?

 而且徐家政务班子的老人他们都认识,到时候谁不买他们几分薄面?

 此事说起来似乎比进仕途更为畅快。

 明小双点到为止:“我话不多说,诸位可以好好想想。但是现在既然有这机会,无论如何中级班的课程不能耽误!你们不知这张毕业证有多宝贵,怕是将来你做任何事情的通行证。将来若你生意做厌倦了,还能去考吏员之类,因此无论如何,眼下第一要紧的事情都是读书!”

 这话,众人倒是深信不疑。

 只不过大牛面露苦色,他成绩一直都是中下游,要不是那老师看他和城主走得近,怕是初级班都无法毕业。

 可听说部队里的学习风气比外面更甚。

 大牛一时心乱如麻。

 而此时此刻,邱菊娘却带着十几个学生正向徐振英汇报工作。

 那十几个学生都只是听说过徐振英的大名,从未见过真人,因此一个个紧张得如坐针毡。

 但其中也不乏胆大的,一直不断偷偷瞄着她,似乎极力想看清楚她长什么模样。

 看着不过是普通姿色,只不过那通身的气度叫人无法忽视。仿佛她只是坐在那里,面上虽笑着,却压迫得人不敢喘息。

 好在徐振英并未过多寒暄,她看起来很忙,即使是晚上,整个府衙也是灯火通明,不断有人来来往往。

 他们一行人在外面拿着序号牌,也是足足等了半个小时才被叫进去。

 “白将军在中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他一直信任我们的牛痘疫苗,这才让我们的牛痘疫苗推广开来。起初赵毅将军并不信任我们,更不许我们进军营,不过那五千件棉衣他们倒是收得痛快。城主的善意帮我们打开了局面,加之白将军在中间一直游说,且他也是最先接种牛痘疫苗的,于是后来北面的大部分士兵,都接种了疫苗。我们那天初步估计了一下,北面大营约有三十万士兵,接种的大概有十八万。”

 徐振英并不接话,示意邱菊娘自己说下去。

 “他们很喜欢那棉衣,甚至还一直向我们打听棉衣的做法。后来听说棉衣还得大面积种植木棉,这才打消了念头。我们临走之前,赵将军还问我们明年的棉衣能不能供应他们些许,他们愿意跟咱们做这棉花生意。”

 徐振英挑眉,随后笑道:“我已经跟凤儿提过此事,棉衣可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东西。明年开春,宝安府、湘水府一带都会大力推进种植棉花的事情,棉衣如果能彻底打开销路,那么无论对于我们国库还是老百姓来说,这都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邱菊娘大为佩服:“城主真是深谋远虑。难怪您之前力排众议,非要我们带上这五千件棉衣去表心意。”

 其他的医学生们也是一脸佩服。

 不愧是城主啊,果然想得深远。

 这样一来,刚打下来的宝安府和湘水府就有本地的特色作物,这无疑是给了那边的老百姓们一条新的活路。

 于是有大胆的男学生发问了:“那敢问城主,为何咱们的牛痘疫苗也一定要去给北方的将士们接种呢?他们可并不欢迎咱们。”

 身边的人脸色一变,赶忙拉了拉那讲话的同伴,似乎在埋怨他的莽撞。

 城主是何许人也?

 城主和院长讲话,能让他们旁听已是天大的福分,哪有他们说话的份儿!

 不等徐振英开口,倒是有另外一个男学生解释道:“虽然咱们是反贼,但我们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若是让鞑子攻下来,百姓们没有好日子过。也会牵连我们。所以从大局上来看,我们目前还需要借大周朝之力去平稳北方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