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老石头 作品

第112章 贾珠新作《分封策》,看穿两千年儒教把戏(第2页)

 更为严重的是,儒教的口号是,顺天意应民心。

 谁人顺天意?谁人顺民心?那儒教说了算。

 于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王败寇’,都有了最好的解读,此乃天意!

 此时天下已经秩序彻底崩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都有了更好的粉饰,无论怎样肮脏龌龊,只要答应儒教妖人的条件,允许其摆出百家独尊儒术和儒生不纳税、不纳粮、不徭役的条件后,都可以得到天意的承认。

 什么天意?不过是狼狈为奸罢了。

 于是王朝短命成了宿命。

 东汉末年直到隋朝初期,这一段到底有多少人称王称帝竟是不可计数。

 隋文帝恢复分封,天下短时间聚合,而隋炀帝再次削藩,再一次二世而亡。

 唐初再次恢复分封,天下大定,而后武则天登基后改国号为大周,再次削藩,屠戮李姓宗嗣,天下再次失去稳定根基。

 唐末孱弱,而各地藩镇割据自立,为了维护唐代的存在唐代皇室不得不纷纷封其为王。

 然而,唐末代皇帝唐哀宗李祝完全是个傀儡皇帝,在朱全忠以白马之变彻底掌控中枢权力之后,天佑四年,哀宗被迫禅让皇位给朱全忠。

 皇位既然可以禅让,天下再次群雄并起,五代十国纷争大乱开启。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又有十数割据小国,最为代表的十个分别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小国,称为十国。

 直到大宋建立,天下割据才有望结束。

 然而虽然大宋花费几十年逐渐消除了内部割据,却又走了前朝老路,以儒生治理天下。

 如此愚昧短视造成大宋历程极为短暂,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到北宋都城开封沦陷,不过一百六十余年。

 大宋之时,人口过亿,岁入过亿,尚且武备废弛,朝廷入不敷出,我大乾朝呢?岁入不过两千万。整个大乾的国库岁入不过几百万两,算上税粮这算银子才不过两千万两。

 儒教士绅的利益天然与这国家和百姓利益相悖,他们不当差、不纳粮,绝不为这天下贡献一丝一毫,仅凭那么几本文不成武不就的几本破书和一张到处胡说八道毫无信用的臭嘴,就吞噬走了这天下最肥厚的膏腴。

 穷国、穷民,富豪士绅!外敌来了,天命所归,上一封降书继续富贵!

 远的不说,就说眼前这汪家,以官商勾结,竟然能够敛财达到三亿六千万两。这汪家已经有千年传承,王朝更替从未受损断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却从未见这些世家大族有什么苦的!王朝更替不过是他们重新选个皇族当作挡箭牌、傀儡罢了!

 在儒教儒生特权之下,这些士绅却都是不纳税不纳粮的,朝廷贫困无力,却肥了这些捧着四书五经的硕鼠。

 故此,两千年以降,分封之时国富民强,削藩而重用儒生之时,国贫民弱、硕鼠肥硕!

 故此,若要长治久安、皇朝绵延,必要以分封为根基,而不是以儒教为根基!两千年的血泪教训还不能证明这儒教不过是一群欺世盗名、食言而肥的无耻之徒吗!

 故此,当废除儒教儒生特权,允许百家学说着书、立说、收徒,不能再让这儒教垄断文字、文化和记述历史的特权,如此,这片土地才有可能长治久安,如此皇族才可能百代传承,而不是百年就要抄家灭族、户灭十八族!”

 贾钰听完直接鼓起掌来,论起对儒教的认知自己这大哥比自己看得深刻,看得深远!虽然他还在迷恋孔夫子世代的分封制,却至少比儒教这帮敲骨吸髓的伪君子强太多了!

 这必须要吸纳到人教中来,这是大大的人才啊!人族复兴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