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老石头 作品

第122章 古邗沟两千年犹在,儒教惯性如何可除?(第2页)

 咱们家祖上偶然发现江豚肉配上特制的酱汁红烧,肉质醇厚肥美鲜嫩,祖祖辈辈改良下来,就成了咱们家开饭馆的拿手菜,南来北往的客人吃上一口鲜的,还不贵,这生意就一代代的传下来了。

 公子爷,大家都尝尝,尝尝。”

 掌柜的伺候了前半席,重点介绍了他家的招牌菜红焖江豚,大家吃了都赞不绝口。看大家都吃起来了,掌柜的就告退,免得客人不自在。

 “这掌柜的真是妙人,察言观色待人接物一流,人才啊!”

 掌柜的离开后,北静王对着掌柜的赞不绝口。

 “王爷,这掌柜的说话可是非常谨慎,这里倒是南来北往的人多,倒是需要谨慎一些。”

 贾钰觉得这掌柜的实在是谨慎,就顺口说出来。他毕竟出来少,见识少。

 北静王经过贾钰这一提醒,细细一品味也觉得不太正常了,说道:“确实有些谨慎过头,哎,性格使然吧,也没必要少见多怪。”

 “王爷,我忽然觉得另一桩事情也挺奇怪的,别说儒教、白莲教这样的存在能够传承几百年上千年,就是这样一个开饭馆的小家子,都能传承个千年,这历代王朝不知怎的,两三百年都是稀有的。”

 “可不,前一个朝代灭亡的坑,下一个朝代接着跳,历史的教训从来都不是用来吸取的,从来都是用来重复的。”黛玉开口补刀。

 “人都是贪图眼前的利益,越是高位者越是短视。”宝钗话一出口,大家就都看向她。

 黛玉笑嘻嘻的说道:“宝姐姐的毒舌功力远超过我,只不过很少展示给大家罢了,大家莫要大惊小怪的。”

 宝姐姐曾经跟我说过,一番话。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至于。’

 当真是一针见血,真知灼见。”

 北静王听了则是细细品味,然后一拍大腿,说道:“就是这个道理,薛姑娘此言实乃真知灼见。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就是这副德行,满嘴拽文,其实都是为了自己那些蝇头私利打个你死我活的。

 哼,这帮混蛋扯皮敛财,本王却可怜兮兮的来到这江南之地筹措钱粮,历朝历代都是这帮人坑害死的。”

 贾钰又说道:“有那么多千年世家、隐藏势力,这些隐藏势力却为何不来当这皇朝的皇族呢?明明有实力,却又不来争夺,为何?这不奇怪吗?”

 北静王蹙眉思索一阵,说道:“此乃阴谋假说,不足采信,天下兴亡唯有德者居之。”

 贾钰又问道:“王爷,您说为何这些千年世家治理自家都是井井有条,绵延千年,为何他们家的子弟到了朝堂之上,却都是这般混帐无耻之徒?

 别的不说,就是我家里的大管家一家子,自己家治理得条理分明,我们贾家东西两府却全都是乱糟糟一团。”

 北静王说道:“这个我倒是知道,朝廷是公家,你们贾府也是公家,这些人都是为了私家在公家这里你争我夺,公家不是私家所以根本没有人真的为了公家。”

 贾钰问道:“敢问王爷,此事可有解法?”

 北静王摇头,说道:“历朝历代都在求索解法,却未见有效,此题无解。”

 贾钰又问道:“如果给王爷实封一郡,王爷可能比那些蠢儒治理更好些?”

 “哈哈哈,宝玉,想不到你这么看不起我?至少比那些狗屁不通的伪君子强个十倍以上。”

 “我信王爷能做到。”贾钰点头赞叹。

 北静王认真的看向贾钰,说道:“你可知你那废太子老丈人就是要复分封把自己全家搞没了?”

 “不曾听说过。”

 “复分封在历朝历代也没少尝试,下场哪有不凄惨的?”

 “有何不可?灭了儒教就可,封王封侯者至少比这儒教好。”

 “历史的惯性哪有这么容易解决?就算你神功盖世,你能灭了儒教,你还能灭了天下所有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