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工分这么值钱?(第2页)

 70年代生产大队工分榜

 红底蓝字,谁家挣了多少工分,谁家是缺粮户,这些都看得一清二楚的。

 看这些人喜笑颜开的模样,乔致义回过头笑着问了一句。

 “爸,看来今年村里的工分应该挺值钱的吧?”

 乔老头点点头,“那可不!”

 乔老太太也一脸高兴的说道,“今年大队的副业搞的还可以,我听你大哥这几天和大队的会计合算了一下,说是今年最少也要一毛多呢!”

 她和老头子年纪大了,每人每天大概5个工分左右,两人加一起今年差不多也有3000个工分。

 “这么多?”

 乔致义啧了一下舌头,别的地方他不知道,不过他们向阳大队的话,青壮劳动力每天能拿9到10个工分。

 妇女只能算半个劳动力,一天是6到8分,偏大一点的孩子的话一天也有5个工分左右。

 除了集体劳动外,比如挑公粮,挖河,割草,开荒,修路这些都有工分拿。

 像大哥大嫂这种村干部,每年还有额外的工分补助。

 要是真是这么多的话,那算下来一家几口人比城里上班都要赚的多呢。

 在场的人当中大概就属林思乔最懵逼了,因为无论是原身还是她,从来也没有下过地挣工分。

 像这种历史书上一笔带过的事情,林思乔完全一点头绪也没有。

 就连汪晓斐都惊讶的不得了,她娘家那边靠着海,所以一年到头副业这里的收入也不少。

 即使是这样,像她老家今年的话,一个工分也就是8分钱。

 别看一个工只差几分钱,一年下来一个家庭差的可不少呢。

 就在所有人都疑惑,为什么向阳大队的工分这么值钱的时候。

 乔老太太拍了拍林思乔的手,“这些,还得多亏了乔乔啊。”

 “我?”

 “对啊。”

 乔老太太点了点头,一个大队的工分值不值钱,最主要的还是看大队的收入和工分总数。

 打个比方,一个大队一年收入有1万块,当年的总工分有10万分,那么一个分值就有1毛钱,如果工分有20万分,那么一个分值就只有5分钱了。

 工分其实每年都大差不差的,上下浮动不大,所以最主要的还是看当年的大队的总收入。

 而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集体劳作,另一部分就是大队里的副业。

 像他们向阳大队,一边的话是两季水稻再加一季的冬油菜,余下的就是一些红薯,黄豆,花生,棉花。

 这些东西收购的价格全国基本上都一样。

 南方占了个一年双季,东北虽然只有一季,可那块地多,土又肥,收成自然也差不了。

 而像那种西北缺水干旱的地方,一年到头都没什么收成,日子自然过的苦一些。

 今年,各大队地里的收成都不错,所以说集体劳作这一部分的收入都差不多。

 重点的还是副业这一块。

 说起副业,林思乔倒是想了起来,“外婆你是说金丝蜜枣这一块的收入吗?”

 “没错。”

 乔老太太笑着道,“上回你在电话里说完之后,你大舅第二天就把合作社给重新开了起来。”

 “按你说的,他在村里找了几个能说会道的小伙子,顺着长江,把上下游的几个城市都去了个遍。”

 “结果,你猜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