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走开 作品

第98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二十一)

【杜甫因营救房琯,触怒了唐肃宗,被贬华州,做了华州司功参军,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之类的事,这也是老杜任期最长的一个官职了。然老杜虽身在官场,可心情却不是那么美好,原因无他,他觉得这官职与他的才华不符啊!他的理想依旧实现不了,他常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以派遣内心的苦闷,以诗抒发着仕途的失意,以及对世态炎凉、奸佞进馋的感叹与愤懑,“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

 千里马终得伯乐,可他杜甫什么时候才能一展抱负啊!

 无论处于何时何地的杜甫,都不由的将自己带入了那种境界下,感慨不已。

 而有此感慨的又何止杜甫一人,李白、白居易等等官场失意之人比比皆是,他们感同身受啊!

 千里马常有,可伯乐却去哪里找呢?

 【安史之乱还在继续,杜甫忧国忧民之心依旧不减,写下了“三吏”、“三别”,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永远是苦难,“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处处都是生民百姓的疾苦啊,一路之上触目惊心啊!】

 那一年,他从洛阳返回华州,沿途所见,令他痛心不已,百姓的灾难?百姓的负重?皆因战乱而起?这一场席卷全国的叛乱究竟何时才能结束?

 忆起那些年,目睹着黎民百姓的苦难,杜甫依旧感觉到锥心之痛。

 同样感到锥心之痛的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他心里有股说不出的难受,好好的一个盛世就这么被毁了?唐玄宗,千古罪人也!

 看着天幕中的这一幕幕凄惨的景象,位于武周时期的武则天也有着些许感触,她不是心慈之人,她的上位更是踩着无数骸骨上的,她虽自立为大周,可是对着唐朝,她也是有着别样的感情的。

 唐玄宗,她记得天幕之前说过他的名字,叫李隆基是吧!如果她没记错,那是她四子李旦的儿子吧!

 别的位面,她管不了,但是在她这个时空,没这个人了!

 一向杀伐果断的武则天当即便做了决定。

 【再之后,关中大旱,给百姓的是雪上加霜,老杜的忧时伤乱之心无处不在,当即写下了《夏日叹》和《夏夜叹》,感叹着国家的灾难以及黎民的疾苦。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着时政的污浊,他无力改变,可也不想与之同流合污,当官不能为民,不能实现自身抱负,当之何用,老杜或许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

 杜甫:“心有理想,但是时不待我啊!”

 李白:“老弟的想法,我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啊!”

 王维:“杜甫回来了,我在哪?”

 【没了官职,也就意味着微博的收入也没了,老杜的日子过得也越发凄惨了,他的晚年生活不是在漂泊就是在漂泊的路上,辞了官职之后,他入蜀了,他携着妻小一路颠簸,来到了同谷,在这里,他们无依无靠,艰难的生活逼的他们以拾橡粟为生,有时甚至到山里挖掘一下植物以充饥,家中的儿女更是经常饿的哇哇大哭,这日子过的就算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也不为过啊!就连老杜本人也是仰天长叹,忍不住的倾诉起血泪来,“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