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唐宗二三事(八)

【相爱相杀,或许还夹杂着点青梅竹马,毕竟李渊的母亲与杨坚的皇后是姐妹啊!严格意义上来说,李渊还得喊隋炀帝一声哥啊!那么二凤与那位小公主有点来往也是很正常的嘛!】

 所以说,隋唐的交替其实就是亲戚间的交替?

 各朝各代吃着瓜,如是想道。

 隋朝。

 杨坚又是一次叹息,恨不得抽死那个败家的玩意。

 独孤皇后脸黑了,想着推翻他家的亲戚要来何用?

 唐朝。

 武德年间,李渊的目光有些狐疑,心想他这二儿子真的跟隋炀帝的公主有情吗?

 李世民的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这什么跟什么嘛!他跟那位小公主根本没什么往来好嘛!

 贞观年间,李世民想起了在后宫中没什么存在感的杨妃,如果不是天幕提起,他都快忘了有这么一号人物。

 在他的记忆里,杨妃似乎一直都是沉默寡言的,哪怕是在隋宫之中,她似乎也没什么存在感,所以隋炀帝记不记得有这么一个女儿都不好说。

 所以,这寥寥无几的几次宠爱,天幕就把他定义为痴情,岂不荒谬吗?

 【及至天下大乱,二凤起兵,一腔雄心壮志在心头,而小公主呢,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处境,悲痛不已,甚至是处于两难之境。】

 【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一边是心爱之人,两虎相斗,必有伤亡,她该如何自处?】

 【可时间没有给她多思多想的机会,一夕之间,父亲死了,隋朝亡了,面对新新建起的大唐天下,她恨,她怒,她悲,可是一切终成定局,她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

 【国仇家恨让杨妃心中郁郁寡欢,哪怕是二凤对她再好,她心中总是有那么一根结,他们之间再也回不去曾经的美好了。】

 贞观年间。

 李世民眉头一皱,这逻辑不对吧!

 先不谈真情,他们之间也算不得国仇家恨吧!

 隋炀帝也不是他杀啊!所以谈何杀父之仇?

 更甚至他似乎还救过隋炀帝的命,所以杀父之仇没有的呀!

 还有啊,他们之间也没什么曾经,更谈何美好了?

 【因为二凤心中自始至终都是爱着杨妃的,也知她心中郁郁难解,所以对她多有纵容,甚至为了保护她,不惜把中宫皇后推出来,竖立那一个明晃晃的靶子。】

 贞观年间。

 李世民表示很不开心,你造谣啊添油加醋啊都行!可是为啥那些个故事里老想着把他的观音婢推出去啊!

 他的观音婢才不背这个呢!

 况且爱她就要给她一切啊!他难不成连心爱之人都保护不了吗?还要寻求靶子这玩意的间接保护!

 天幕,这未免看轻他了!

 【不管杨妃如何冷眼相待二凤,二凤对她都是一腔真心,甚至还想着立他们的孩儿为太子。】

 李世民噌的一下站起来,前面的情情爱爱,他不管,听到这,他是再也坐不住了。

 要知道,在天幕出现之前,他从未想过把太子之位交托给承乾之外的任何人。

 而天幕出来之后,他发现他的继承人不是承乾,他震惊,他不明白其中出现了什么变故,可好歹即位的唐高宗还是他和观音婢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