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唐宗二三事(五十四)

【后来么,唐军久攻不下,又逢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粮草不继之下,二凤陛下选择了撤军。】

 【在回师的途中,二凤陛下看着新得的将帅,欣喜之余由衷的感慨,“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可见二凤陛下对于薛仁贵这名小将的看重,他虽没有征服高句丽,但是却得到了一代将星,如何不是大喜事一件?】

 唐朝。

 贞观年间。

 李世民嘴角微微扬起,那是自然的。

 想他手下将领虽多,但都是一起跟随他打天下的老将,他不年轻了,他们亦老了,如薛仁贵这般年轻的新鲜血液,真的是多多益善才好啊!

 【然二凤陛下的时代太短了,短到转瞬即逝,根本没有给薛仁贵发挥的余地,好在接下来的继位之君李治依旧是一名贤德的君主,薛仁贵的才学并没有因此而埋没。】

 【唐乾封元年,高句丽发生内乱,这对于唐朝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高宗李治当机立断的出兵了,准备一鼓作气的拿下高句丽。】

 【他依旧以李积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大军分道合击高句丽。在这次的战役中,薛仁贵所部势如破竹,接连攻下南苏、木底、苍岩等城池,或“斩首五万余级”,或“遇贼辄破,杀万余人”,堪称无敌于天下。】

 【唐乾封二年,薛仁贵率领所部与高句丽主力在金山展开激战,大获全胜。金山之战可以说是灭掉高句丽的关键之战,在这一战之中,高句丽精锐尽灭,没有什么可阻挡唐军长驱直入了。】

 唐朝。

 贞观年间。

 “好!”李世民不由得喝彩,好一个薛仁贵啊!果然是英勇无敌。

 如此战况,离高句丽灭国已不远了。

 不管是在他之朝代灭掉了高句丽,还是在下一代身上完成了,终归是把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给灭了,于李世民而已,都是一样的开心,甚至更要开心,因为这显得他儿子能耐啊!

 望子成龙,可是每一个父亲心中的愿望,他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绛州县,薛仁贵有些懵逼,现如今他还只是一个农夫,未来的他这么勇猛的嘛!

 有些不可置信,可又好像理当如此!

 柳氏笑笑,“恭喜夫君,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柳氏心中很是自豪,这就是他看中的男人,在不久的将来,保家卫国,英勇无敌。

 而现今,她想料不了多久,长安那边就该来人了。

 毕竟现今的皇帝是贤德之君,求贤若渴,天幕人人可见,他若得知在这还隐藏着一位少年将才,必会快马加鞭来寻。

 高宗年间。

 李治对着薛仁贵也是赞道:“薛卿,神勇可敌啊!”

 薛仁贵谦虚的道:“陛下谬赞,臣有今日,全仰赖陛下与先皇。”

 【紧接着,薛仁贵便率骑兵进攻高句丽的重镇扶余城,当时就有人建议薛仁贵不能轻敌啊!兵太少了,恐怕要吃败仗哦!】

 【对此,薛仁贵的回复是兵贵在精而不在多,全看主将如何调遣。他什么意思啊!意思就是说兵少没有关系啊!只要他调遣得当一样可以大破敌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