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 作品

第486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6


 身为女性作家,云锦书并未沉溺于复杂的意识形态探讨。

 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深情地描绘着普通百姓的苦难与挣扎,以及他们自强不息、自我救赎的感人故事。

 云锦书的文字,就像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泉,悄无声息地浸润着人们的心灵。

 她让读者能够深切地体会到生活的困苦与波折,同时也展示了其中蕴含的期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正是由于她的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真实与丰沛情感,云锦书及其作品迅速在文坛激起了广泛的共鸣。

 她也因此脱颖而出,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星女作家,名声响彻整个华夏大地。

 但他们的旅程却并没有收到云锦书写作的影响。

 在参观完了豫南地区乡下的现状还有镇上遍布的轻工业后。

 众人一路西进跨过了武关,来到了振华军刚刚接手不久的关中地区。

 华新德包括云锦书和沈浩然等人原以为,这些地区刚刚被振华军纳入麾下,老百姓的日子应该过的更加苦难才对。

 可他们刚刚踏入关中地区的地界,就看到了成百上千,一支支拖家带口转移的老百姓。

 这样的行为立马引起了众人极大的兴趣,纷纷上前打探消息,云锦书自然也不例外。

 “这位……大哥,你们这拖家带口的是要去哪里呢?”云锦书寻上一位身上虽然穿着贫寒,但脸上洋溢着笑容的乡亲询问道。

 “我们呀,要去大西北咯。”这位农民大哥的心情明显不错。

 “大西北?我听说那里可是贫苦之地,你们为什么要去那里?去了那里又如何生活呢?”云锦书略带惊讶地询问道。

 “大西北苦是苦,但振华军给的多呀。”农民大哥解释道,“上面承诺,只要我们愿意过去扎根下来,每个人都分配三十亩土地呢!”

 “乖乖,我们一家四口,只需要二十亩土地就能吃饱饭,剩下的一百亩种起来,要不了几年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啊?那么多地?你们种的完吗?”云锦书并不是对农事一无所知的小白,自然知晓一百二十亩地的分量。

 “种的完,自然种的完,上面说,前期只要俺们过去,每人不超过三十亩,能种多少种多少。”

 “等到三五年后,上面就能生产出那种能耕地种地的大机器,到时候都用那玩意种……”

 跟这位农民大哥聊了一段时间后,云锦书就再度找了另外一支队伍的人聊了起来。

 结果发现这一路上的大多都是支援大西北的农民,振华军给了他们极为丰厚的承诺。

 于是这些对土地极为渴望的乡亲们都只在老家留下了一支延续血脉,其他的人都去支援西部大开发去了。

 另外一小部分则基本都是离家外出的工人。

 听他们说振华军最近到处都在搞工业建设,只要是个青壮汉,去这些工地就能找到活干。

 虽然工资不算太高,还不到一千块振华币,也就是八块大洋……

 但对于这些之前连吃饱饭都是奢望的老百姓们而言,也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