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墨一 作品

第103章 围观(第2页)

 “可他的理要是错的,那就是真的逆天之人了,带给天下的只能是苦难。”

 嗯,这个道理云远明白,剑没有错,错的只有持剑的人。

 功法没有好坏,有的只有对与坏的人。

 “可先生,这与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好,我们再来说说你的问题。偷窃是不对的,所以天下才有了王法,做错了事就要受到王法的惩罚。在大夏,偷钱的行为会根据偷窃钱财的多少给予不同的惩罚,对吧?”

 云远点了点头。

 “可如果偷窃之人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呢?如若偷窃之人是为了拯救他人呢?这样的行为是否也应该受制于王法?”

 这个问题让云远想起了小雨。

 要是小雨为了救娘亲而犯了王法,是不是应该被罚呢?

 没等云远回答,段先生先回答了,“那是当然的,偷窃就是偷窃,不能因为动机是好的就认为所做所为也是对的。如若这样的话,那对被偷之人又有何公道可言?天下人人岂不是都可以打着拯救苍生的幌子伤害他人?”

 段先生这样说就有道理多了,别人的苦痛为什么要由失主来承担,这对于失主是不对的。

 “偷钱是受制于这天地之间的王法的。这天下的王法都是朝廷制定的,可要是朝廷都被人偷了呢?这王法怎么办?”

 这朝廷都被偷了,这王法就不是王法了。

 “国之窃者,法之定者。”

 这句话云远明白了,窃国之人就是一国之主。

 这要是在外面说,可是要被杀头的。

 这样的话云远就明白多了。

 “是不是感觉豁然开朗?”段先生笑着问云远。

 云远点了点头。

 “嗯,那好。我有另一个问题要问了。”段先生早就猜到云远会点头,“那剑士是危险的,不过好在说这句话的剑士人倒也不错。可窃国者也是危险的,甚至于比剑士更危险,剑士所杀不过千、万人,一国之主,一念起,百万尸。那又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真把云远难住了。

 天下的王法可凌驾于任何人之上,可无法约束制定王法的人。

 “那再问一个问题。这世间的坏人多还是好人多?

 “当然是好人多。”

 “那这世间的武修,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也应该是好人多吧。”

 段先生点了点头,“那你认为在武修中坏人有多少?”

 云远不太确定,“嗯,应该不多吧,十之一二?”

 “嗯,就算十之一二吧,不过这并不重要。”

 “天下千万年来,更迭无数朝廷,这天下是好的朝廷多还是坏的朝廷多?自立朝之初就为害天下的朝廷又有多少?可有十之一二?”

 云远一路上看过不少史书,至少对于大夏所处之地的朝代轮换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说不清有多少,可绝对没有十之一二。

 反之,纵观历朝历代,每次天下的轮换,总是前一个闹得民不聊生了,才有人起而反之,明君立新朝。

 这天下的朝廷,立朝之初都是好的。

 “想过没有,为什么这天下总是好人多,历代更迭的朝廷也多是好的?”

 云远摇了摇头。

 “那也是因为法。”

 天下还有比王法更大的法?

 看着不解的云远,段先生指了指云远的心,又指了指天。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给你答案,只有靠你自己。当然,也有可能你一辈子都找不到答案。”

 “好了,现在不要想了,我们到了。”

 不知不觉之中两人已经到了武院。

 刚到书院的时候看不清山上的光景,书院建在一座山上,也可以说不只是一座山。

 除了主峰外,还有一些偏峰与主峰一体。

 武院就在一座偏峰上,一架长长的索桥将武院与主峰相连。桥下云雾缭绕,看不清桥有多高。

 山间风大,原来以为走在索桥上会有所摇晃,结果出人意料,走在上面如履平地。

 过了桥才发现,武院所在的偏峰山尖像是被人用刀给横着削了一样,十分平整,入目尽是古树成萌,只有一条蜿蜒石路林间穿梭不知去处。

 沿着五尺宽的石路向深处走去,不一会眼前豁然开朗,方圆三千尺之内错落着大大小小的高楼大殿。

 比山下读书的地方气派多了!

 两人才出来,就有一书生打伴的年轻人向二人走来,不同的是武院的年轻人都身佩长剑。

 云远有点后悔。

 后悔没有将“藏锈”带在身上。

 “以后来这儿一定要把‘藏锈’佩着。”

 云远心里暗自做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