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书海 作品

第18章 心结(第2页)

 不一会,杨府后宅的暖房内,四五个下酒菜就已经上桌,虽是冬天,绿叶菜虽然不多,可杨老三的老婆还是给他们端上了一盘炒的芳香四溢的豌豆苗,翠绿的嫩叶让人食欲大开。

 “井兄,尝尝我家的酒,”杨老三搬过一坛酒,又神秘兮兮的道:“这是我从潭柘寺的后院的酒精厂偷来的,要不是你来,我平时都不舍得喝。”

 井源笑笑道:“呵呵,今天我有口福了。”

 二人斟满酒,没那么多客套,上来就连干了三大碗,这酒是经过蒸馏后的酒,酒劲十足,二人三碗酒下肚,已经是酒气上头了,不过话也就多了起来,也没了那么多顾忌。

 杨老三夹着一块肉冻放在嘴里大嚼起来,“井兄,看你心事重重的,怎么被陛下给骂了?”

 井源放下筷子,撸起袖子给自己倒满酒喝了一口,道:“嗨,还不是朝鲜的事儿,你不都知道吗。”

 “怎么,那狗日的朴淼设又整幺蛾子了?”杨老三瞪眼怒道。

 “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井源说道,“今儿他去了礼部,将陛下给的那份合约给签了。”

 “那不是好事儿吗,你为何苦着一张脸。”杨老三大咧咧的说道。

 “好事儿?那他妈就是一张卖国条约,他怎么就能签的下去。”井源有些愤愤然。

 “你管那些干什么,他卖他的国,咱收咱的钱,只要对咱大明有利,管他卖不卖国。”

 井源斜眼看了杨老三一眼,“杨老弟,你见没见过陛下书房里的那张大明全舆图?”

 “恩?”杨老三一时不解,疑惑的看着井源。

 “我今天看到了,那上面朝鲜和东瀛还有云南那边的几个地方都被陛下打上了红色的叉!”井源低声道。

 “那又如何?”杨老三夹了块猪耳朵,扔进嘴里嘎嘣嘎嘣嚼着。

 “我特妈多余和你废话!”井源暗骂一声。

 “不光这个,还有用红蓝两色标注的进军路线。”井源又道。

 “陛下喜欢武事,这些也不足奇怪。”杨老三喝了口酒,吐着酒气,舌头有些大。

 “怪不得你狗日的就是个师长。”井源又暗骂一句。

 “我说井兄,不是我说你,你这人啊就是心思太多,说句犯忌讳的话您还是陛下的长辈,陛下什么脾性你还不清楚?陛下喜欢用什么样的臣子你不清楚?”

 “如今咱们大明看着河清海晏,四夷宾服,可陛下为何还一心扩军备战?为何还一直强调大明内忧外患?你再想想江西大案、南直隶大案、河南清丈田亩、大同代王之事,陛下为何执意要杀那么多人,那些人难道真的罪该致死吗?”

 “井兄啊,你是京中呆的时间久了!”杨老三叹息一声。

 井源听的浑身汗毛炸起,酒瞬间醒了一半,他愣怔的看着杨老三,半晌没有说出话来,他不是没想过这些问题,也曾暗地里心中对皇帝的种种作为不满,皇帝小小年纪却如此心狠手辣,如此视人命如草芥。

 现在杨老三的一连串问题就像一声声惊雷,不断震撼着自己的内心,是啊,自己白白活了这么多年,到头来还不如一个十岁的娃娃看的透彻,看的明白。

 大明朝如今看着风光依旧,可这风光之下却已经千疮百孔,所谓的河清海晏不过是那些文官粉饰太平的托词罢了。

 “井兄,你如今深得陛下信任,可别辜负了陛下的一片苦心啊。”杨老三独自干了最后一碗酒,意味深长的看着井源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井源肃然站起,郑重的拱手道。

 “哈哈哈,啥话,你我皆是粗坯武将,整这么酸溜溜的词,不嫌臊得慌?”杨老三笑道。

 “来喝酒。”杨老三端起酒碗,却发现酒早已喝完,于是摇摇晃晃的走到门口,扯着嗓子喊道:“狗日的,老爷我没酒了,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