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雪满弓刀 作品

第176章 李家集(第2页)

 再次路过李家集的时候,发现兵营里又有驻军了,人不多,就一个班的伪军,上次来还没有呢。

 原来这个班的治安军竟然就是上次围攻三个小八路的那伙人,他们回去胡吹一通,县里的日本鬼子正愁李家集没兵可派呢,正好,既然你们这么勇敢,就派你们去吧!

 于是,这个小班长就吃到了吹牛的苦头,那个和他一起吹牛的班长却因为和翻译官有亲戚而逃过了一劫。

 这么大规模的马队他们早就发现了,不是日本人,不是治安军,那肯定是八路啊,等武工队将机关枪往他们大门口一架的时候,这帮人竟然一枪没放就投降了,因为他们知道打不过,而且喊话让他们投降的人都认识,是李大嘴。

 李大嘴原来就是这个驻地的排长,大家都以为上次战斗他被打死了呢,没想到人家活蹦乱跳的当八路了。

 李大嘴可不止一次怂恿小五子来打李家集了,不光是因为他熟悉,这的镇长是个土财主,吝啬得很,一毛不拔,李大嘴在这时常跟他打交道,却没占到一丝便宜,而且那个镇长仗着有鬼子撑腰,根本不鸟他,他心中有气,所以才一直劝小五子打这里,也是为了解解恨。

 那个镇长和李大嘴是本家,也姓李,自从上次在李家集驻扎的日本兵和治安军全军覆没以后,这个李镇长就有了危机感,惶惶不可终日,总担心八路军来端了他家,所以他才一遍一遍地往县里报告,求日本人一定要派兵来驻扎,说不派兵的话这李家集很有可能就被八路给全端了。

 这刚来了一个班的治安军,却把八路军大部队给招来了,李镇长也麻了爪,但他还有点胆子,打算跟八路军套套近乎,看看能不能饶过他一命?

 当马队围了他的大院时,李镇长带着一个护卫出来了,双手抱拳,连道辛苦。

 “诸位长官,小弟是李家集的镇长,自问没干过对不起八路军的事,敢问诸位来此,有何指教啊?”

 有人在人群中出来答话:“李老爷,这话你跟别人说没准就信了,你猜我会不会信?”

 李镇长一看来人,大吃一惊,这竟然是李大嘴,他可是对我家的事再清楚不过了,每年给日本人送多少礼他都知道。

 队员们用枪逼住了李镇长,小五子却并没杀他,只是告诉他,八路军缺粮缺弹药,想活命就得为抗日做点贡献。

 李镇长立马把头点得像捣蒜,他知道不出点血是不行了,于是回家弄出一马车粮食来,然后又让家人抬出几个扁箱子,懂行的人一看那就是弹药箱,三箱七九子弹,一箱手榴弹。这本来是李镇长买来装备他家护卫的。

 小五子给他打了个借条说:“李镇长可收好了,往后可凭此条证明您为抗日做过贡献,关键时刻能保您一命。”

 说完一挥手,带着他的队伍,踏着山路上的积雪,长鞭脆响,马蹄飞扬,一路浩浩荡荡的直奔根据地而去。

 回到王家沟,安排战俘这类活都不用小五子操心,余海直接接手。小五子则领人整理这次收获,收获可太大了,马匹不算,枪支弹药得到了补充,小五子实际上并不缺枪,而且有些过盛了,他打算统计一下剩下的给赵司令送去,还有马匹,也得给他送去一多半,因为这些马自己是养不起的,留个三十匹,保证队伍的机动性也就够了。

 弹药不能给了,人家赵司令那边已经有个小型的兵工厂了,能复装子弹,所以不用给他。

 小五子打算把养马的人员和这次俘虏的伪军都给他送去,自己这边还是走精兵路线比较好。

 民兵不少了,也有三十人了,原来一直是郑家大哥在管理着,现在经过若干次战斗也能拉上战场了。

 小五子决定从民兵当中挑选出一些精干的小伙子补充到战兵里来。

 这次,武工队不再是三个小队了,而是五个小队,分别由余海,罗成,草上飞,九红,瞎子任队长,每队人员平均十多个,这样也方便管理,将来扩军也方便。

 快过年了,小五子就给赵司令提前送了年货,马匹,枪支,俘虏,派出罗成和九红两支小队给他送过去。

 老赵司令看到收获乐得嘴都合不上了,李大姐给小五子送回来一个好消息,就是根据地成立战地医院了,他的小媳妇白雪很有可能被调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