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舆论又起(第2页)

 ……

 “我的阿满不要我了,她要去找她那个负心汉爹,她不要我了。”

 花姐端着饭碗,话刚说完眼泪就流了下来。

 李姝吓了一跳,她从未见过这样的花姐,在她印象里花姐不管体态气魄都是不比男人弱的,此刻却因为孩子卸下了身上所有的盔甲和伪装。

 “花姐,你先别哭,孩子兴许说的是气话,可能过不了多久就回来了。”

 李姝不知道事情的经过,只能用常人的思维安慰花姐,不过既然提到了孩子的父亲,李姝还挺好奇阿满的亲生父亲究竟是谁。

 “不,她不会回来了,我找了她五天。”

 阿满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一直以来按照花姐的期待方式成长,骨子里或多或少还是有几分像花姐的,就譬如敢爱敢恨勇敢果决这点。

 章直也一直没回来,她现在就只能寄希望于章直可以找到阿满,如果阿满还在气头上暂时不肯回来也没事,只要章直在她身边陪着,她也能稍稍安心一点。

 或许花姐也意识到和李姝李姝并不能帮上什么忙,很快就整理好情绪离开了,临走前还叮嘱李姝如果见着阿满了麻烦通知她一声。

 ……

 城里又涌进了一批逃难的人,但是这些人这和以往逃难过来的一点都不像,不像是因为他们天不怕地不怕,连官府都不怕,公然在街上抢东西,渴了饿了直接就是上手抢,官府派来镇压的衙役也没讨到好,被打得鼻青脸肿回去了。

 他们人数不多,也就几十人,而且还是以年轻女性为主,却异常团结,随便在路上捡到的石头木棍都能成为他们的武器,之前逃难过来的人发现竟然还有这么一条路可走,于是纷纷加入,加上之前都是从同一个地方来的,归属感更强,融入得也更快。

 现在他们在街上横行霸道,由于西北打仗,地方官府也抽了一半的人去战场了,所以面对逃难人日益壮大的队伍官府也束手无策,不知道谁出的馊主意,竟然又故技重施,发动当地居民和他们对立起来。

 受战争迫害的不止你们,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的丈夫、儿子、兄弟也被上了战场,而且我们也经历了严重的灾害,又不是只有你们家破人亡,又不是只有你们经历苦难,凭什么你们要将这些不满和愤怒发泄在我们身上?

 此舆论一出,当地人也立马群起反抗,都是一样靠双手吃饭,勤勤恳恳干活的人,哪有你们过得不如意就得让我们过得更不如意的道理。

 这不禁让李姝想起马行风的话,她在心里冷笑,得亏是朝廷的人引导的舆论,要是换一个人,这把火可能就烧到朝廷自己身上了,如果真是因为上面那些人左右摇摆优柔寡断才造成今天的战争局面,那这把火迟早得烧回去。

 哪有他们动动嘴皮子坐观民斗,最后再以调停者的角色站出来平息事态的道理,总会有人先醒悟,跳出舆论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