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青州沦陷(第2页)

 随着大礼又一次战败,军队的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

 而朝堂上似乎有了新的风向,谁也不知道他们一个决定又会有多少千千万万家庭支离破碎。

 北狄人似乎看穿了大礼空有大国名号,实际上却是绣花枕头草包心,大礼的军队根本不堪一击。这边大礼节节败退,那边北狄则是士气高涨,在主帅的带领下攻下一城又一城,势如破竹。

 ……

 没有人料想到一夕之间青州竟然成了北狄的囊中之物。

 按理说青州虽然地处大礼中部偏北,但是远没有西北离北狄那么近,而且按照之前的战争走势,前面至少还有三个州才能打到青州地界。

 可是大礼人能想到的北狄人难道就想不到?所以他们没有按照正常的战争走势推进,而是通过水道逆流而上直抵青州,直接绕开了前面几个州。

 和大礼交战那么久,估计北狄人也看出了大礼内部空虚,前线大礼填进去多少人他们会不知道吗!所以他们索性赌了一把,赌其他州根本没有实力布下足够的兵力来抵挡他们的奇袭。

 果然,事实恰如他们所料,三万士兵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青州。

 青州的百姓也没想到,不过是一夜的功夫,竟然变天了,这青州竟然成了北狄人的地盘,不顺服北狄的地方官全部被杀了,尸体就挂在城墙上。

 他们这是要杀鸡儆猴,告诉下面的百姓,如果不乖乖投降,听命于他们,就会落得和那几个地方官员一样的下场。

 等大家反应过来要逃时,各个关口已经被北狄士兵控制,根本没有外出的路,大家就犹如北狄人瓮中的鳖,只能听之任之。

 而北狄人也对外放出了狠话,如果大礼敢派军队来攻打青州,那他们将屠城!

 此话一出,大礼果然不敢再轻举妄动,那可是数十万条生命啊,因为谁的一句话、一个决定而葬送了这么多条生命,那可是千古罪人。

 其实换位思考,站在北狄人的立场来看就知道他们为什么敢采用那么冒进的方式——

 西北战场上是双方的主要兵力在对抗,以大礼完全被压着打的局势来看,北狄即使再分出五分之一的兵力去其他地方,大礼依旧只有挨揍的份。

 而大礼要想对付北狄这股分出来的兵力只有两种方法:

 要么从主战场上调兵来对付青州,这样一来,北狄突破大礼前线估计只需要几天的时间。

 要么集合其他州的兵力来对付青州,这样虽然不用动主战场上的兵力,却又会有另外一个问题,其他州内部防御空虚,又给了北狄趁虚而入的机会,一旦又出现青州的情况,北狄的手里将会又多一个筹码。

 现在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对大礼都是极为不利的。

 当然上位者最会权衡利弊,只失一城和为了救这一城而搭进去更多城,孰轻孰重他们还是知道的,因此就注定了他们在青州这件事情上只会采用消极拖延的方式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