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卿 作品

第330章 鬼脚踩人(第2页)

 之所以是‘义’,就是因为这些人是真的干事儿的人,行走江湖,吃的就是这口饭,凭的就是‘侠义’二字。

 豪迈,直爽,这些词用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

 二叔遇见的那伙盐贩子就很好,不仅把他救了起来,给了他干粮和水,还给缝补了因饿到头晕眼花摔伤,而破损的衣服。

 二叔也是性情中人,写道:

 ‘这群老哥真的不错。’

 ‘他们对我好,我自然也不见外,吃了他们的东西,也要为他们干点儿事情。’

 于是二叔和一帮人混了脸熟之后,有一次逮到机会,便问盐贩子的老大:

 “你们是不是经常走这条最窄处只能一人通行的古道贩盐?”

 老大完全没有避讳的意思,而是相当的健谈:

 “是,我们家乡很大一部分地方不产盐,从古时候起就要靠盐帮贩盐。我们不干盐帮,那就没有人干,家里的毛毯针织品卖不出去,外面没有盐进来,没有钱另说,没有盐吃,就都得饿死。”

 “我们一群兄弟,带着驴和马,带着家乡的东西出门,便卖边走,等到了有盐的地方,再折返,往返两地,一趟半年,吃个辛苦钱。”

 “现在我们刚好带着盐要回家,你要是愿意,就和我们回去,我媳妇烀羊肉的手艺,人见人夸。”

 要不怎么说是一见如故,掏心掏肺。

 二叔一句问话,盐贩老大就将自己的信息说了个七七八八。

 不但说了自家来处,还有另一个习惯采购盐的地方名称,甚至连盐价几何都说了个干净。

 那两个地方二叔压根都没听过,细细了解之下才知道,原来是两个相隔足有一千多公里的县城。

 二叔感慨了一声,才想起来自己的意图,又问道:

 “其实也不是问这些,就是想问问,你们经常走这条路,几乎就是石壁上的悬路,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个人的身位......这很危险,可有人伤亡?”

 盐贩老大皱眉:

 “这条古道都几百年了,古往今来,多少人走过这条路,说没死过人,鬼都不信。”

 “只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在我接手这些人以来,就一直很小心,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二叔原本已经看出一些端倪,但听这么一说,又是有些疑惑,碎碎念道:

 “真的吗?不应该呀......”

 盐贩子们围着火堆旁烤火,听着这话,顿时又有些不乐意:

 “我们好心救了你,你怎么还这样子和咱们大哥说话呢?”

 “你怀疑我们?”

 “你是希望死很多人?”

 眼瞧着快要犯了众怒,二叔连忙解释道:

 “不是不是,其实是因为我看到了......”

 “算了,和你们说这些你们可能不会相信我。”

 “要不我直接问吧,你们平常走这条古道的时候,是不是会有被身后的人踩掉后鞋跟,但转过身去,背后又没有人的事情存在?”

 “亦或是马拖着货物,偶尔也会受惊,用后蹄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