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小晴有点刑(第2页)

 “诶,你怎么醒这么早?”

 “头疼, 睡不着。”

 “你以后可别喝那多酒了。昨天得亏祁哥把你背回来的。”

 “后面谁结的账啊?”

 “小晴啊。祁哥当时支支吾吾的不肯结账。说是没法交代,小晴刷的卡。”

 “唔,你这是要去上班了?”

 “是啊。”

 “这么早?”

 “路上得一个多小时呢。”

 “唔,那路上注意安全。”

 迷迷糊糊的,颜浩在沙发上又睡着了。再醒来时,发现身上盖着床毯子。房里传来 打小晴打电话的声音。听着像是跟人谈茶叶。

 看来小晴算是找着自己事业的方向了。

 小晴打完电话,出来瞧瞧颜浩醒了没。蹲在沙发前看着正在假寐的颜浩,冷不丁啄了一口。扭身正要去忙自己的事,却被颜浩抓住了手腕子。

 “诶,你醒了?”

 “唔,你打电话的时候就醒了。 ”

 “你昨晚吐得可厉害了,下次可不敢这么喝。”

 “昨晚我趴下后什么情况?”

 “你喝趴下没一会,祁哥就提议散了。你那几个朋友到附近去找了个酒店住的吧,具体我也不清楚。祁哥和那俩 大哥把你送回来的。对了,还有那个孙畅。也是扛回来的。”

 “活该”

 “还有……孙畅边上那个女孩也一起”

 “!!!?这么快?”

 “孙畅喝趴了,但是手紧紧抓着那姑娘的手腕子,掰都掰不开,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有心的。那个池大姐招呼她跟过来照看一下,别半夜吐了 堵住气管死了。不过估计也没啥吧。你都睡得跟死猪似的。他估计也好不了。想干啥事那是不用想了。你别净想些乌七八糟的。“

 颜浩一想,也是。除非那孙子装孙子。等到女孩子进了房再暴起上人。

 不过那就完了。进去踩缝纫机那是跑不了的。

 “我说怎么头疼呢,敢情是昨晚睡死了,经络不通。要不你帮我通通?”

 “滚,”

 “那我帮你通通”

 “……“

 一直到中午吃午饭时间,筋疲力尽的两人叫管家送餐,吃完后,小晴给颜浩泡起了茶。

 “我想去岭南!”小晴给颜浩奉茶。随口说到。

 “噗” 颜浩不知是烫到了还是吓到了。

 ”你看你,我又没说我要去鹏城。至于吓成这样么?“

 “那你是去哪里?“

 “我想去羊城,在那边待一阵。“

 “羊城?去呗。” 颜浩听到羊城,想起了些什么。

 “那我的直播间咋办?“

 ”简单,你带小玉玉一阵。等她上手了,你就有空了。收益你们可以商量着来分。不过一般来说,师傅带徒弟一般都是三年当差五年效力, 不过那是老年间的规矩了。你这可以缩短点,我觉着吧,你带她3个月。等她能独自撑起直播了,就给她2成收益,等她有自己想法了,就放她自己去开直播吧。“

 “哼,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小晴嘟囔道。”那你觉得,现在除了卖茶,后面要怎么发展好?“

 ”茶文化市场可大了去了。茶叶,茶具,茶点,甚至你再玩大点,华国的传统文化,工艺制品,家具,摆件……多了去了。不过,你得多读书,多沉淀一些底蕴。人是赚不到自个认知之外的钱的。“

 ”等等等等,你说那么多,我脑子都是装不下了。你先给我说,我下面最合适往哪个方向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这个问题, 颜浩也沉默了。

 没想到这丫头的心还真大。现在茶叶的生意刚有起色,就想着布局下面的了。

 这要是去了芳村。 那依着这丫头的性子,还不被人骗的底裤都没了。

 就这一两年吧,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市场对茶叶这一产品的定位发生了改变。

 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这类具有独特生产工艺,严格的产地限定,储藏的方式方法产生的不同的风味的茶叶,逐渐被人为的赋予了金融属性。厂家控制产量,商人炒高价格,一种以茶叶为承托物的击鼓传花游戏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芳村那更是金融茶的大本营。

 小晴这时候想要去羊城,莫非是有人吹风?

 再想深一点,小晴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茶道类目的主播。影响力自然不小,如果被有心人利用,推高踩低,岂不是为虎作伥。这可是很刑的。

 “是不是有什么人劝你去芳村看看?不然你怎么会突然想去羊城的?”

 “你怎么知道?” 小晴意外道。

 “那人怎么和你说的?你们又是什么关系?你详细说说“

 原来,刚才小晴打的 那通电话就是提议小晴去芳村的那人。

 那人叫陈家栋。湖建人,主要做武夷岩茶,铁观音等东南沿海的茶叶,家里有茶山,也有固定的茶农为其供货,算是一个很有实力的茶叶商人。

 之前通过乔姗的人脉,给小晴寻摸了一些 珍稀的茶叶。乔姗去了鹏城后,也把这个渠道留给了小晴。两人经常为 茶叶的事情有联系。双方关系算是很不错的。

 小晴开始带货之后,陈家栋也成了小晴的供货商。

 见识到了小晴带货的影响力之后,陈家栋就打起了小晴的主意。时不时的寻摸些难得的茶叶让人送来。来京城了也会邀请小晴去喝茶,聊聊茶叶的一些制作工艺,小知识点,历史文化故事 之类小晴感兴趣的话题。时间一长,小晴对这个老大哥感觉还挺好。

 当然,无关男女之情。只是有些类似老师学生的样子。

 陈家栋提议小晴去羊城,去看看那边的茶叶市场,还说最近几年流行普洱茶。让小晴多去了解下普洱茶的行情。

 颜浩猜测,陈家栋具体的想法就是:先挑选一款品质还行,但是产量不太大,有一些独到之处的普洱茶茶饼,低价建仓,或者直接找厂家下订单。等到建仓完毕后,让小晴在直播间推广,顺势炒高价格。

 当观众老爷们发现买来的茶叶不但能喝,居然还能存放一段时间后升值。目的就达到了。那么后续小晴推荐的茶饼都会被人争抢。虽然小晴没说会升值。但是茶客们自己总会发现的。

 如果茶客发现不了,那就隔一段时间

 简单说就是拿那些茶客们当蓄水池。对冲自身风险同时还能借力炒高价格。价格足够高之后还能当接盘侠。简直是一鱼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