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第一把金钥匙

“你也觉得旺财好听?”唐见月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又恨铁不成钢地看向狗蛋儿,“你再看看你,一天到晚嫌弃我给你起的名字不好听,你看看旺财,它就很有品味。”

狗蛋儿看了看盆里的魔药,又看了看一旁的旺财,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对于这些名字和三头犬的态度转变,唐见月心里是真的没有点AC数吗?

总之,三头犬的态度让唐见月很是满意,于是它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唐见月出品的一颗丹药。

“旺财,过来。”

得到了好处的三头犬也不用唐见月招手了,它听到了唐见月的声音就很是乖巧地抬步走了过去。

一个大脑袋还亲昵地在唐见月的小腿边蹭了蹭。

唐见月则是弯腰去解三头犬脖子上系着的那把小金钥匙。

三头犬在唐见月碰到它脖子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因为这把金钥匙是它的上一任主人给它戴上的,它的上一任主人说,要等一个勇敢的人出现。

等那个勇敢的人把它打败,就能把金钥匙交给他。

三头犬歪着脑袋看了看唐见月,狗蛋儿是她的契约兽,那它被狗蛋儿给打败了,四舍五入就等于是被唐见月打败了。

而且唐见月还给了它一个很好吃的药丸。

打败了它的胃,怎么就不算打败了它呢?

就顺着这样的思路想象下去,三头犬很是乖巧地站住没动,让唐见月解开了它脖子上的金钥匙。

段影早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唐见月的身边,感慨道:“啊,这就是第一把金钥匙啊。”

一共三把金钥匙,他们已经拿到了一把,另外两把还会远吗?

最终唐见月还是没能如愿以偿地骑上独角兽。

因为生物课老师的心梗犯了。

这节课是他上的最曲折的一节课,先是几个不听话的学生去挑衅了三头犬。

然后又是三头犬败在了一头麒麟的爪子下。

最后,以一个败家的学生用一颗珍贵的丹药收服了三头犬为结尾。

生物老师实在是接受不了这样的心情起伏,被约翰·帕金森和几个学生一起扶去了医务室。

他躺在医务室的白色床单上,他闭着眼还不停地念叨着,“如果当年也给我一头神兽,我将会是英格兰最杰出的御兽师。”

那他将会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当一个生物老师。

由于狗蛋儿的出现,让今天的唐见月再一次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

校长办公室。

各大学院的老师都齐聚在这里开会。

只对情况了解了一半的小樱花扯了一个僵硬的笑脸,对京师的几位老师说:“听说你们京师有一名御兽学院的学生很是优秀。”

“御兽学院?”京师的一名老师一愣,一时间他竟不知道小樱花说的是他哪位学生。

“是啊是啊,年纪轻轻都能契约神兽了。”鹰酱附和道。

虽然他们也很嫉妒,但是表面上还是要展现他们的大国风范的。

高丽人再次在心中痛恨:这样的学生为什么不能在他们国家。

天使家族的凯恩也道:“咦,你们京师这些学生天赋都还挺好的,昨天出现了一个魔药学天才,今天又来了一个御兽天才。”

林亦安憋笑道:“有没有一种可能,不管是魔药学还是御兽学,这都是同一个人呢?”

“一个?”凯恩困惑地挠了挠头。

其他国家的人也没有弄清楚具体的状况。

楚策懒懒地瘫在沙发上,不在意地说:“对啊,都是我小师妹啊,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双专业?”凯恩道。

他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一个双学位的学生,以前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不是啊。”姜寻反驳道:“小师妹不是什么双专业,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丹道专业的学生罢了。”

“丹道?”小樱花都快要被气笑了,“丹道她能御兽?”

姜寻回想起了当初,唐见月确实是用几颗丹药收服了狗蛋儿。

直到今日,狗蛋儿仍旧是为了那几口吃的,死活不愿意离开唐见月的身边。

所以说是用丹道制服了狗蛋儿,也没错。

姜寻重重地点头道:“是的,丹道就是能御兽,御了兽的胃,也是御兽。”

屋子内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只有京师的一个老师默默在纸上记录下了姜寻的话,他在结尾上写着:今年御兽学院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丹道御兽的可能性。

后来有御兽学院的人跑去问唐见月:“请问学姐你御兽的秘诀是什么?”

唐见月骄傲地回答道:“秘诀就是,我是丹道专业的天才。”

想要抓住一只神兽的身,首先就要抓住一只神兽的胃。

林亦安无意间瞥见了京师那位老师写下的论文题目,他撇了撇嘴道:“为什么你们京师的毕业论文题目总是这么为难人?”

那位老师反驳道:“没有啊,这不是很正常吗?”

林亦安冷笑了一声,“确实,比起去年的题目----论和兽提前培养感情增加契约成功率的可能性,确实要正常多了。”

姜寻问道:“嗯?这不是也挺正常的吗?”

林亦安答道:“嗯,题目是挺正常的,但是写出来的论文不正常。”

姜寻眉尾稍挑,“嗯?怎么说?”

林亦安先瞥了眼京师的那位老师,可以明显的看出那位老师的双颊有些发红,不过他也没有阻止林亦安说下去。

林亦安说:“京师的学生写的论文那是五花八门,后来题目就慢慢演变成了论和契约兽谈恋爱的可能性。”

“咳咳。”那位京师的老师尴尬道:“其实这也是一条出路,如果你能和契约兽建立深厚的情感,那它就会对你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再说了,论文是有查重的,不能抄袭,那一个论题自然有很多人写,后面的学生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于是经过一代代学生的努力,后来的论点就变得越来越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