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谈心

听朱元璋跟他娓娓道来,朱樉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安葬的原因。

 他的东陵工期一年多点就已经竣工,之所以一直没安葬他。

 是因为不光大臣们集体反对,全天下的儒生士子都跑到孔庙里去哭庙去了。

 面对全天下读书人的反对声浪,朱元璋能杀光所有大臣再换一批,总不能把全天下读书人都杀干净了。

 就算是乾纲独断的洪武皇帝同样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跟着这帮花样百出,不停闹事的读书人拉锯了三年多,终于有一件事让朱元璋找到了动手的契机。

 朱樉万万没想到正是这帮文人这些年不断折腾之下,才阴差阳错保住了他的尸身。

 听完他向朱元璋问道:“你是说三年以前,胡惟庸的儿子在闹市飙车,不慎掉下马车摔死了,然后胡惟庸私自处死车夫触犯了国法。”

 “事情败露之后,才与御史大夫涂节和兵部尚书陈宁密谋造反?”

 朱元璋点点头,不动声色饮茶。

 朱樉总感觉胡惟庸这反造的也太潦草了,就他那点号召力哪怕是当了宰相,将胡惟庸下狱问斩也就是朱元璋一句话的事。

 朱元璋淡淡的说:“他有没有反心不重要,重要的是咱要用他大做文章。”

 看来老头子是真的要将胡案扩大化了,朱樉对他临死前有一件事耿耿于怀说道:“爹查到了那些倭寇是从哪的吗?”

 “明州卫指挥使林贤私通倭寇,这帮倭寇以交流佛法的名义躲在龙兴寺里预谋已久。”

 朱元璋的回答让朱樉很意外,因为明州就是后世的宁波。

 他接着说道:“咱已经命蒋瓛将林贤下狱了,刺杀你的事查清楚了是李存义之子李佑做的。”

 朱樉一点都不信,他出言反驳道:“李佑岁数跟儿子差不多,不过荫封的一个世袭百户哪里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在中都留守司八卫一所的层层关卡之下,让这么多倭寇带着兵器和战马一路畅通无阻?”

 朱元璋听完摆摆手说道:“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了保李存义父子一命,李善长手里的丹书铁券已经用了两次。”

 他已经听出来这是老朱要动手的信号了,朱元璋随口问道:“你知道魏博牙兵吗?”

 牙兵,又称衙兵就是牙旗帐下的亲兵,魏博镇就是鼎鼎大名的天雄军,这帮人在唐末五代最出名的就是以下克上。

 旧唐书记载「变易主帅,有同儿戏」意思是稍不如意就杀节度使全家,甚至时人称之「魏府牙兵,长安天子」意思是长安乱不乱,我魏博牙兵说了算。

 朱樉不解的问:“这帮子无法无天的魏博牙兵不是给朱温儿女亲家罗绍威杀光了吗?”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以子女联姻、结拜、广收义子,抱团结党、培养军中势力。在地方欺压百姓,在朝堂呼风唤雨,你说说咱手下这帮淮西武人的是不是越来像魏博牙兵了?”

 “这也是咱为啥一直不敢动李善长的原因,就怕拔出萝卜带出泥。把这帮利益相关的淮西兵痞一下子全给逼反了。”

 “卫所制说的好听其实也是府兵屯田制的变种,当初咱为了不给百姓增加负担和安置这帮开国武人不得不让他们世袭地方卫所指挥使、千户、百户。”

 “但是这帮人落地生根以后已经有了渐渐割据一方的迹象,他们联合起来的力量大到可以对抗皇帝,咱现在还勉强压得住。”

 “咱跟李世民和赵大不一样,咱出身低微,开国功臣同样出身低微,什么明哲保身、急流勇退的道理,他们根本不懂也不想去懂。说到底他们跟咱都是一类人贪恋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