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镜子的木子 作品

第292章 两湖上空的雄鹰(二)(第2页)

 “这也是个问题,以伊16的作战半径,驻扎在恩施的确有些勉强。那就调整之前的部署,第四大队的四个中队,两个中队驻扎在宜昌,两个中队留驻重庆。

 第九大队也是如此,两个中队留守,两个中队驻扎在恩施。

 还是半个月一轮换,直到前线的战事结束。”李航想了想,还是决定更改一下驻防计划。

 “这个办法可行。”郑绍愚一听,当即便同意了这个方案。

 不过光两人同意不行,还得向张庭孟汇报。

 趁着有空,李航和郑绍愚则是带着几个人逛逛宜昌城。

 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是宜昌最繁荣。

 在抗战爆发后,因为宜昌成为重要的物资中转点,也出现了畸形的繁荣。

 可随着武汉沦陷,日军对宜昌等地的轰炸开始,宜昌的繁荣不再。

 原本整个宜昌县有着十几万人口,如今只有数万人。

 走在大街上,李航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一丝萧条。

 想想也是,原本可以居住十几万人口的县,如今只有数万人。

 这就像后世的偏远小县城,过年时有一二十万人,平时只有几万人。

 不仅是萧条,还有一些轰炸的痕迹存在。

 有的建筑被大火烧毁了,也没有修缮的意思。

 有的被烧毁的房子还有人,有的已经空无一人,大门都被锁上了。

 “我倒是没想到宜昌受到的影响这么大。”当看到宜昌街头的景象时,郑绍愚有些感慨。

 “没办法,我们的飞机之前哪里敢驻扎在这里。”李航说着看向不远处的码头,几艘小货轮正在靠岸。

 没一会儿,船上就下来不少衣衫褴褛的士兵,都背着枪。


 “川军?”

 看着那些士兵穿着草鞋、背着七九步枪,郑绍愚下意识就猜到了这支部队的来源。

 “应该是从后方补充的新兵,只是这一个个面黄肌瘦的。。。”李航看了一会儿,无奈地摇了摇头。

 相比于眼前这些面黄肌瘦的川军士兵,李航二人以及身后随行的士兵好了很多。

 身后的士兵属于地勤,虽说地勤的伙食比飞行员差了很多,但又比前线的军队好不少。

 而川军又属于杂牌军中后娘养的,上级给的军费就不充足,又有一些军官喝兵血。

 不要觉得川军抗战期间打仗不怕死,就没人喝兵血。

 在整个国军中,喝兵血的事情很常见,只是多少而已。

 被各级军官克扣了之后,到士兵手上的就没那么多,能吃饱那才叫怪事。

 李航的视线在码头看了看就转移到了长江上面。

 此时三峡大坝还没有修建,长江还是有些狂暴,只不过这对于轮渡来说就不是多友好。

 好在也不是一点都不能通航。

 随着东中部大部分国土沦陷后,长江反倒是成了西南腹地连接湖北、湖南等地的重要交通线。

 从宜宾到宜昌的长江上,不时就能见到大小不一的船只。

 就在李航二人准备离去的时候,突然码头那边传来呼喊声。

 “李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