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镜子的木子 作品

第296章 两湖上空的雄鹰(六)(第2页)

 但宜昌的机场规模过小,这要是调到宜昌,怕是会有些拥挤,甚至影响作战。

 这还是此时中国的交通条件太差。

 要是襄渝铁路在的话,这就不成问题了,可惜这条铁路影子都没有。

 也正如两人猜测那样,援华航空队的二十多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确增援错了地方。

 他们看到鹿角那边有日军登陆作战,就当成了这里才是要增援的地方。

 直接把炸弹和子弹倾泻到了登陆日军以及湖面上的日军船只,一时间日军死伤数百人,连船只都被炸沉了三艘。

 只不过营田那边的战斗依然很激烈,即便是有空军的支援,地面的569团打的很吃力,损失也在不断增加,而援兵还在较远的距离。

 这种情况下,空军把宜昌和恩施两地机场的战机都给派了出去。

 甚至第九战区已经向空军建议调衡阳、芷江等地的第五大队前去增援。

 要是第五大队也被调动起来,这怕是抗战以来空军如此大规模支援地面作战的行动。

 在这之前,并不是空军不支持地面作战。

 武汉会战期间就有多次,但规模小,更多的是单独作战。

 这一次,为了这个小小的营田,空军已经投入了五六十架飞机。

 “快,我们把油和子弹加满,炸弹也给我挂上。”

 当林耀驾驶飞机降落在恩施机场的跑道上后,一出飞机就对旁边的地勤人员吩咐。

 “林队长,你确定不休息一下?”一旁的地勤人员不禁问道。

 “休息什么,前线那边打的正激烈,我们也要去支持。”

 林耀和叶鹏飞已经知道两个中队除了他们,其他的都去参战了。

 严格来

说他们也参加了战斗,只是之前多是牵制,然后就因为燃油问题不得不提前返航。

 大家如今都去了,他们两人自然不能落下。

 叶鹏飞也很快降落,同样把飞机交给地勤人员补充燃油、弹药这些。

 而他就和林耀一起去餐厅吃点东西。

 别看恩施机场之前就修好了,但一直没怎么使用。

 恩施机场是1933年以清朝军队校场为基础修建的,当时南北长550米、东西宽175米,因为规模小未达到起飞条件,所以就一直没怎么使用。

 1935年8月,国府扩建恩施机场,1938年完工。

 此时机场长1360米、宽50米,跑道长度延伸至960米。

 但机场还是没有投入使用。

 不过武汉会战后,湖北省政府搬到恩施,同时第六战区司令部也设在恩施。

 照理说这里的位置重要起来,飞机场肯定要投入使用。

 但直到几个月前,空军第三总站为了把恩施作为空军的前进机场,又开始了扩建行动。

 计划扩建后的机场长度为1450米、宽320米,同时在机场附近后山湾一带挖一二十个停机洞壕,以防日机空袭。

 按照计划,这里可以长期驻扎两个中队的飞机。

 其实目前扩建计划还未完成,只是临时可以使用而已,因此餐厅这些设施并不是多完善。

 两人也只能随便吃点,填填肚子,等飞机加满油料、弹药后就立即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