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君臣对话

清晨、阳光、花园。

 花园里花朵真鲜艳……

 走在花园的石子路上,此时此刻君臣数人早已没有什么笑容,有的只是对宋朝未来无限的担忧。

 6岁的赵昺若是搁在后世,这个时候应该是背着小书包,在父母的带领下正走在上学的路上。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

 经过一夜的时间,赵昺已经渐渐地接受了穿越的事实。

 内心也开始慢慢地转变,从一门心思的跑路,转化为思考着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为百姓而战,为华夏而战。

 让多灾多难的泱泱华夏从此不再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无他,有病尔!

 就像后世的自己,

 明明自己生活的一地鸡毛,却看不得别人难过……

 明明自己郁郁不得志,却依然深爱着这个古老的民族……

 试问,又有几人真正关心穷人的生活?

 “外果友人”因为患心脏病可以免费治疗,就因为她是外果人么?

 驱除鞑虏的老朱曾说过:“元失于宽。”

 是元廷对百姓宽待,爱民如子,而失去天下么?

 不是!

 元廷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汉人,主要是原南宋范围内汉人的防范,在全国各地派兵驻防,监视百姓。

 四户人家才配拥有一把菜刀。

 汉人特别是南人,严禁打造和私藏武器,什么打猎、习武,统统禁止,凡是和武力沾上边的不能碰。

 (这里的“南人”指的是南宋内的百姓。)

 元廷一方面加印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加收百姓的赋税。

 元朝明文记载的额外税就有三十二种,这还都是临时加派的!

 “包税制”更是把百姓推向水深火热之中。所谓的包税制就是元廷把收税的权力下放给色目人。也就是说元廷只管税收总数,而不问收税几何,向谁收税。

 元廷的统治,基本上就只有一个原则,我只要银子,只要奴隶,只要投下。哪怕是天下大乱也不能阻挡我的荣华富贵。

 “投下”即采邑。

 “贫极江南,富夸塞北”就是元朝最真实的写照。

 直到有一天,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刘福通的一句话从而揭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一个私盐贩子的一声呐喊,锤爆了百万元军。

 昨夜睡梦中的赵昺梦见了驱除鞑虏的重八,梦见了甲申国变的崇祯,然后就是闯王入京,紧接着三姓家奴开关门跪迎辫子爸爸。

 圈地令、剃发令、投充法、逃人法、禁关令从北至南,华夏进入最黑暗的岁月。

 紧接着就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江阴八十一日”……

 “坐吧,都坐着说。”赵昺指了指亭中的椅子。

 “谢陛下。”陆秀夫等人道。

 真理永远都在火炮的射程之内。如果没有,那就是炮筒太短小了。

 现在,赵昺最缺的就是时间,如果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去做,恐怕只能跳海一条路了。

 “陆丞相、张将军,我虽年幼,但为大宋,为天下,为华夏。欲操练强军,日后驱除鞑虏扫平蒙元。只是我不懂军略,卿家以为何谓强军?”赵昺边走边问道。

 张世杰连忙拱拱手道:“启禀陛下,我大宋虽然只有一隅之地,然军民尚有数十万众,钱粮尚且充足。只需剔除军中老幼及贪生怕死之徒,再召集天下敢死之士,严加训练,自然能荡平一切。”

 作为宋末三杰的张世杰出身底层军官,对于统兵打仗还是很有章法,对南宋军队的弊端也很有见解。屡立战功一步步身居高位,不愧于名将的称号。但同时,其自身也存在时代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