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蒸汽火车(第2页)

 随着阿拔斯王朝的灭亡,南宋海外贸易严重受挫,随之而来的是财政也逐渐开始吃紧。

 蒙元的西征带去了部分华夏科技,再后来以传教士的名义偷学华夏的技术,继而反过来又来攻打我们。

 我日你姥姥!

 赵昺咬牙切齿,暗道绝不能让华夏的科技再次流入西方。

 “兴王,与蒸汽机有关的一切资料全部封存内档之中,令锦衣卫严密把守。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靠近。”

 “陆相公,令各地官府发动群众,鼓励举报。”赵昺连续下达旨意。

 “臣等遵旨!”赵与珞、陆秀夫道。

 赵昺可不会给这些洋鬼子什么优待。

 别说什么优待了,也就是赵昺现在腾不出手来,等腾出手来直接搞一场殖民。把这些狗日的直接打回石器时代。

 ……

 大宋祥兴七年十月底,福建路,汀州府,武平县。

 武平县,后世福建龙岩市下辖县。

 夏商时期属扬州之域,西周属七闽地,东周称越国地。唐朝时期设汀(ting,一声)州之后,在其西南方向设武平镇。宋初升为武平县,仍归汀州府管辖。

 汀州又称“长汀”,也就是后世福建龙岩市长汀县。此处属于战略要地,是福建的西大门。

 汀州千年古城,历史悠久,汉朝时期设置长汀县。唐朝升级为汀州,着名的五大州之一。到了宋代更是福建八闽之一,一府五州二军共计8个,故又称为“八闽”之地。汀州既是福建八闽,又是客家首府。

 一府:建宁府,五州:福州、延平、泉州、漳州、汀州,二军:兴化军、邵武军。府、州、军是同一个级别,这八个地方构成了宋朝的福建路全境。

 建于唐朝时期并且一直保存到后世的汀州古城墙则更为神奇,城墙合围之下,令整个汀州“山中有城,城中有水。”

 汀江和梅江汇合后称韩江,流入东海。

 一湾江水,浓浓潮客情。

 宋末元初,作为南迁汉人后裔的潮梅地区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勤王抗元的故事。

 “雷霆走精锐,斧钺下青冥。江城今夜客,惨淡飞云汀。”

 景炎元年即1276年七月,文天祥率兵进入汀州,写下了这首《汀州第六十五》。

 文天祥抗元失败之后,为躲避蒙元的追杀,赣南闽西以及梅州等客家人再次举行大迁徙,入山唯恐山不深,入林唯恐林不密。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这便是客家人山民特征。

 历史上,陈吊眼、许夫人、陈璧娘等义军首领都曾在这一带狙击蒙元南下,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成为不朽的精神丰碑。

 陈壁娘的丈夫潮州都统张达在崖山海战之前夜袭元军大营,不敌,以身殉国。

 梅州,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和蒙元的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是近邻。可以说处于三不管的地带,在古代这三不管地区历来都是相当“热闹”的。

 梅州,属广南东路管辖。下设仅有一个县——程乡县。

 程乡县最早属于海阳县,南齐时期把海阳县拆析,设程乡县。五代时期程乡县升为敬州。宋太祖为了避其祖父赵敬讳,改“敬州”为“梅州”。

 今日不同往昔,比以往还要热闹。

 “谢梁县令打赏!梁县令免送!”

 “谢梁县令打赏!梁县令免送!”

 两千余名梅州宋军和数千大宋百姓齐声高呼着。

 正可谓“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自从赵官家制定了不断给蒙元放血策略之后,这些边地的大宋县令们闻令而动,时不时率领精锐的宋军和无数的百姓越过边界,来到蒙元控制区,不断地打打秋风,捞点外快。

 上一任的武平县令是个硬汉,相当的硬气,面对从梅州而来的“贼寇”时,硬气十足。

 这名硬汉站在武平县城墙上看着兵临城下的宋军不但没有被吓到,反而在那不断叫骂着:“特么的,反了天了,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敢来我大元的地界撒野。”

 人家硬汉说得也对,历来都是我“大元”勇士出门打秋风的,什么时候轮到你家南朝小皇帝了。

 结果就是,不消片刻功夫这名硬汉便被乱枪打死在城头之上。

 此时,站在城头上的武平县令梁治国的脸都绿了,有一种宝宝苦,宝宝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该死的宋军,踏马的太欺负人了,一年都来两次了。

 面对着宋朝军民热情洋溢地喊话,此时的梁治国甚至有了一种嘛麦皮的感觉。